第101章 多事(第4/6頁)

花姐也問:“大理寺有這樣的案子嗎?”

祝纓道:“是為了租個存放柴炭的地方。”

花姐就說:“溫家就有。”

“咦?”

“不跟鄭大人那樣的人比,他們家在京城也算富人了,總有些家底子的。”花姐因跟管家的婆媳倆很熟,對溫家產業的情況知道的比祝纓還要多一點。她們閑聊的時候就說到了,溫家有一些產業,除了京裏有兩間鋪子取租、有宅子、在城外有田地之外,在城外還有兩處庫房,也是為出租用的。

溫嶽的產業裏有這麽一項。因為只要一塊地皮,幾間屋子,再配幾個人看守就行。溫家背靠著鄭府,溫嶽他爹死得早,鄭府也照顧,溫父的舊友們也照顧,也不用太擔心有人搗亂。孤兒寡母的產業收入頗豐。

花姐說:“我是聽她們說又要翻新一下庫房,又要再準備打一眼井預防走水,就問了一下。她們這般細心,想來還行?”

祝纓道:“那我悄悄去看一眼。”

看完了覺得還可以,最終決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租溫嶽家在城外的貨棧做存放之地。她親自到了溫家,溫嶽看她提著四包點心就笑:“三郎,又來淘氣了。”

祝纓提高了包著點心的紙包,笑道:“我這麽懂禮貌,怎麽說淘氣了?是有事相求呢。”

溫嶽道:“什麽事?”

祝纓笑道:“大理寺也要自己買些炭,缺庫房。”

“大理寺就有自己的庫房呀!”溫嶽說,“就在西市不遠。再說了,各處都是或五天或十天領一次的,不用多大的庫。”

祝纓道:“我算了一下,往年那些炭也就上頭幾個能用得富裕,越往下越緊巴巴的。凍也凍不死,比外頭普通人家還好呢,可就是不舒坦。我預備於撥下的木炭外再買一些,或雇人自燒一些。得有個新庫,現弄來不及了,今年先租著。”

溫嶽道:“怪不得大理寺上下都說你好!前陣兒他們還央我,說,快把這月補貼饒了他們吧。再也不敢了。我說,三郎一向待人十分大方,扣錢,必是你們有不對的。”

祝纓道:“他們才是淘氣鬼呢!來了幾個新人,我知道,新人都是要一面幹活一面受氣的,然而……後頭有我,就得給我面子。不過大郎說了話,咱們就折衷一下,你看如何?”

“怎麽折衷?發半個月的?”

祝纓笑嘻嘻地說:“我一天的也不發給他們。不過呢,到冬天了,市面上的鮮花可不便宜。給他們家裏娘子添些錢買花兒戴倒是可以的。不拘鮮花、絹花,一人領一百文回家。比一個月補貼他們吃飽的錢也差不多了。”

“那要沒娘子的怎麽辦?”

祝纓眨眨眼:“有老娘的也行,有閨女的也行。沒有,那就不給啦!”

溫嶽道:“就你促狹!你會不給?不過我的屋子倒不好租給你——已經與人講定了,租的長約。端午在府裏,咱們幾個人都在七郎面前,你進京日子雖然短,咱倆雖然是機緣巧合相熟的,你總不好不與他們交往。我給你個主意,我給你做個中人,帶你去見邵書新。他也有一處貨棧!他又在大理寺幫過忙,不是很巧的麽?”

祝纓道:“那我得先看看地方。”

“只管去!不過要快著些,那家那地方本來也與我一樣,也是租的長約。不幸那一家老翁故去了,幾個兒子爭產,買賣做不下去。這約自然也就沒了。可他會算,又在戶部的,不會缺了主顧,你可得緊著些。”

祝纓第二天就照著地址找到了邵書新的貨棧,一看一談,與溫嶽家的差不多。離溫嶽家的貨棧也不遠,道路也還通暢。

轉頭就請溫嶽幫忙,介紹她與邵書新認識。

邵書新這個人,祝纓見過。以前不主動跟人家接觸是因為她看出來邵書新是個戒心很重的人,不多下點功夫結交不下來。祝纓以前是沒有那個功夫也沒那個必要去結交一個“賬房”的。

現在有了這個機會,她也就認真備了一份禮物,跟著溫嶽去登門。

邵書新以前被上司坑過的人,其謹慎自不待言。不過他與溫嶽還算熟,因為鄭熹撈人的時候就是派了溫嶽劃拉幾個人保護了邵書新的。溫嶽雖不是金良那樣的“老資格”,卻也是個周到的年輕人。邵書新對他的觀感還不錯。

賓主坐定,邵書新聽溫嶽說明了來意,道:“這是給我送錢呢?大理寺的公賬?”

祝纓道:“我要找庫房,你恰好有房子,真要避開你也就太刻意了。我不找熟人,難道要找個不知底細的生人?凡騙子,表面上還比實在人更光鮮呢?仙人跳帶出來的小娘子,比家養的都招人稀罕。”

溫嶽忍不住笑了:“我就說你淘氣!”

邵書新臉上也露出點笑:“那好,咱們先看房子,再訂契,要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