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才俊(第2/7頁)

鄭熹見她為了不作詩什麽話都說出來了,好氣又好笑:“那是什麽樣子的?”

“咒、罵!死在外面別回來了!爹娘瞎了眼,給許了這麽個男人!媒人黑了心,不怕遭報應天打雷劈……”

鄭熹笑得捶桌子:“夠了!知道你不愛作詩了,多少也是要會一些的,又不要你能寫得多麽好。你不作詩,現在又沒旁的事要你做,你還能做什麽?”

祝纓道:“讀書呀。”

“嗯?”

祝纓想,自己的藏書真的太少了,書不便宜,哪怕她只買那些最平易的簡裝本也是需要錢的。常見的書還好些,還能買,還有一些大部頭的書,動輒幾十本,書鋪子裏印的本來就少,抄的也少,多半都在人家裏藏著。還有一些研習的人少、外面沒有流傳的,就只有少數人數有存。

鄭熹那兒書多呀!

她把自己的書單給鄭熹看,鄭熹道:“這幾本你不是讀過了麽?這空的是什麽?”

祝纓也想聽聽鄭熹對王雲鶴的評價,就把自己整理的筆記拿給他看:“這是前兩天請教王京兆的時候他說的,我想照著這個把書再給讀一遍。您給掌掌眼?”

鄭熹慢慢地翻著,不時拍一拍桌案,到了會食的時候還有一半沒看完,說:“這是個博學君子啊!他對你很看重了呀,才會對你說這些。”

祝纓道:“看重不看重的我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他講得明白,比私塾先生講得好。”

“廢話!”

“哎,您怎麽自己揣著了?”

“看完還你,吃飯去!”

這天中午,鄭熹又派人把自己桌上一道魚拿去給祝纓吃。這是一條帶籽的大鯉魚,鮮嫩肥美。祝纓也不客氣,把整條魚吃得只剩骨頭,剩點魚湯還拿來泡飯了。大理寺卿的夥食,比她這個司直好多了!

鄭熹吃完了飯,午休也沒休,緊趕慢趕把筆記看完,下午又召了祝纓去,說:“你可以先不用作詩了,把他說的這些吃透!書接著讀吧。”

祝纓趕緊說了自己的計劃,鄭熹笑道:“你就知道到我這兒來打秋風!”

祝纓道:“薅習慣了。”

鄭熹接著笑:“行,習慣就習慣。唔,你今天先拿著你寫的這個,去京兆府,請他再指點一二。”

“誒?”

“去,準沒錯。”

“哎!”祝纓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能再拜訪王雲鶴,也是挺好的。王雲鶴的本事,她還是要學一學的。沒有王雲鶴,她現在還在自己瞎摸亂撞,只覺得世道有毛病不知道世道究竟有啥大病,現在知道一些了。只要王雲鶴還肯講,她就願意聽!

而且鄭熹不會害自己,至少現在沒有,人家從一見面起對自己就挺照顧的,雖然各取所需,但是鄭熹也是買賣公平。

祝纓一落衙就揣著筆記去了京兆府。

…………——

因之前與王雲鶴有那麽一次深入的交談,京兆府上下看她的眼神就又多了一點親切。張班頭也仗著自己與她熟,提醒了她一下:“王大人待您可不一般,您可不能叫他寒心呐!”

祝纓怪異地看了他一眼,說:“這是什麽話?”

“哎,上回……”

祝纓道:“王大人比你聰明嗎?”

“那是當然。”

“那不行了?他是好人又不是傻子。我看他比你明白多了。”

張班頭被她堵得說不出話來,想反駁,好像又是這麽個道理。

裏面出來一個小廝,笑著說:“請小祝大人去書房呢。”

祝纓正正衣冠,還跟以前一樣去見王雲鶴。

王雲鶴的書房裏還有別人,祝纓進去之後就看到了一個坐得筆挺的……算青年吧。她先拜見王雲鶴,王雲鶴道:“小祝來得正巧,我正想到你!子恭,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小祝。小祝,這是我的學生,冼敬,冼子恭。”

祝纓與冼敬互相平輩行禮,一起一伏之間祝纓就把冼敬打量了個差不多。這冼敬應該與鄭熹差不多的年紀,留著短須,看起來家裏沒鄭熹那麽優渥,但也是個衣食不愁的模樣。一身藍衫,領口袖口等處都有刺繡。

是個官兒。祝纓聞到了他身上的官味兒。

冼敬也在看祝纓,他是要出京做官的,走之前來拜會老師,聽老師提到了祝纓很好學,巧了,遇到了,也就帶了點評估的味道看祝纓。沒想過老師說的“後生”生得是真夠晚的,年未弱冠。

兩人彼此稱呼過,又敘了座。

王雲鶴問祝纓:“小祝今天來,是有什麽事呀?”

祝纓起身把自己寫的筆記遞給了他,王雲鶴接過筆記的時候還有點吃不準,時常有人寫文章來請他指點,祝纓卻是個例外,此人從不寫什麽文章,就是借賬、借書。祝纓寫個筆記,封皮上也沒寫字,是個大白板。王雲鶴揭開封皮,第一頁才看數行臉上就開始要笑起來,他匆匆地翻著,幾乎一目十行,間或停下來仔細看其中的某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