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棘手

王府長史的品級比祝纓高很多,出任王府長史的人必有其長處。或是出身不錯,或是名望不錯,又或者能力、交際等等有可取之處。

祝纓不夠格去上朝,大理寺卻是在皇城內的,一群小官兒們有一種娛樂:得閑了,聚一會兒守著必經之路的旁邊,指指點點又交頭接耳地圍觀一下大官。以祝纓的習性,自然也是這群小官兒中的一員。

這長史一看就不是一般人,首先長得就挺不錯,年輕個二十歲必是個美少年,縱然是現在,他也是個品貌的中年人。其氣度看起來並不輸與許多高官。

王府是有宦官伺候的,這位宦官的頭領也是一派安詳從容,並不像民間傳說故事裏那些奸狡的閹人那樣一看就不像個好人。

二人落落大方,又很有禮貌,既不諂媚,也不輕狂傲慢,更沒有積年老仆刻意對親戚少主人表示的刻意熱情。他們的態度很自然,行走時與鄭熹的距離也拿捏得剛剛好。

鄭熹與他們也是熟識,邊走邊問:“我只聽家母略說了說,究竟是個什麽情形?”

宦官道:“七郎知道的,府裏有兩個庫,這回是內庫失竊了。九月十二,王妃還命人開了鎖,取了一套海棠杯來用,那時候裏面的東西還是好好的。到九月十五,說快入冬了要把冬天用的擺設預備一下,太妃想起來你去年冬天孝敬的好香,命取出來今天依舊點著。找了半天沒找著,再找時就發現少了好些東西!中間並沒有人奉命開過鎖,查看時鎖也是好好的,並沒有被人調換過。鑰匙也都在,都是原配的。”

鄭熹道:“若是外庫倒還好了,內庫近女眷們的住處,女眷們沒有被驚擾吧?”

宦官道:“奇就奇在這裏,無人知曉,查問的時候也無人招認。都說不知道。”

鄭熹回頭問祝纓:“還有什麽要問的?”

祝纓忙往前趕了一步,道:“想知道的有很多,我就從最根本的來請教吧。少了多少東西?都是什麽?有多重?大小長短是什麽樣的?價值幾何?”

長史道:“有單子。”將一張單子遞給了鄭熹,鄭熹袖了,與他們到了內庫那裏。

內庫周圍有人看守,見有人來了,都緊張了起來。長史與領頭的一個打扮看起來比別人更好一些的武人模樣的人說了幾句話,守衛們便將他們迎進去。

隨從們將庫房裏的燈燭點頭了,宦官道:“就是這裏了,府裏已什麽痕跡也沒發現。”

鄭熹這才打開了單子掃了一眼,見上面寫了不少東西,估摸價值超過萬金,有些物件估件再高一些,這些東西得奔兩萬金去了——對代王府來說也不算個小數目了。

他將單子給了祝纓。

祝纓正在打量這內庫,王府的內庫分兩層,他們現在身處一層。她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房子還有個二層,進來卻沒看到樓梯。這裏地上鋪的是青石板,墻壁也很厚。祝纓往跺了跺腳,長史道:“每塊都敲過了,沒有空的,沒有地道。”

接過單子,她只看得懂上面寫著“金一千兩,銀兩千兩,夜明珠一對”,剩下的東西看得她有點冒汗——這些玩藝兒她聞所未聞。有些物品的名字還挺長,她也就只認得半截,她不確定這些究竟是什麽東西,也無法估算這些東西的價值,更不知道這些東西長什麽樣、堆起來是多麽大的一堆。

鄭熹看她的樣子不輕松,問道:“如何?”

祝纓道:“我得知道這些東西有多大,值多少錢,才好弄明白怎麽才能將它們偷出去、偷出去後它們會往哪裏去。凡招了賊,必有賊贓,有的已銷贓脫手了,有的不好出手或許還能查著,這些您都是知道的。”

鄭熹目視長史,長史道:“這位小郎君稍待,我等須得再開個單子出來。”

祝纓點點頭,又問鄭熹:“我能四處看一看麽?”

鄭熹再看宦官,宦官道:“請。”

祝纓也是頭回進這麽大個庫房,裏面縱使遭過賊仍留有許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珍寶,祝纓一時有點眼暈,拿起個杯子問道:“丟失的與這個,大小相仿麽?價值如何?”

宦官問道:“小郎君說的是哪一個?丟的杯子有三種,大小形狀各不同。”

祝纓嘆了口氣:“是我想得不周到,您多擔待。府上丟的東西有點多,您等我再看看,一並請教。”

又看到了一個貼著封條的小箱子。宦官狀似無意地湊上前說:“這裏是金子,那邊兒還有些銀子。”

一千兩金子,聽起來很多,其實也就五兩一錠的小金錠二百錠,五兩的金條也就是一小條。只要箱子夠結實,也就是一小箱的事兒。銀子的體積比金子大一些,整體的體積也不算很大。

鄭熹問道:“金銀上面打上印記了嗎?”

宦官道:“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