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規矩(第3/6頁)

張仙姑解開包袱,深嗅了一下,說:“香啊!一人一個,今天吃好點兒!晚上就吃這個!配個這店裏的飯,這店裏的飯,我瞧著份量也就那樣,吃起來也就那樣。”

祝纓道:“行,就吃這個。明天我再出去一趟,看一看,再采辦點禮物。你們要帶什麽麽?”

張仙姑心疼錢,就什麽都不要,祝大說:“店裏的酒貴,你外頭沽些酒捎回來。還有,能打聽到案子就打聽打聽。早些結案了,早早安心能幹正事。房子呢?”

“找了中人了,叫他給看著。我想弄個帶小院兒的,就跟這個差不多,不過好一些的貴,想找個偏一點的。”

祝大道:“偏一點沒啥,有個院兒就行。”

張仙姑拿個大碗取了三只豬蹄出來,說:“這個拿去灶下熱一熱,剩下的還夠一頓呢。對了,你明天出去,要不要置辦點兒孝敬鄭欽差的禮物?那是以後的上峰。還有,花姐那兒,得去吧?哎喲,不知道花姐怎麽樣了……”

…………——

花姐也在想祝纓:不知道三郎現在怎麽樣了。

花姐比祝纓早一天入城,馮夫人派的人接的她。路上,吳安和李婆子就對她講了家裏的事情。花姐她爹,也就是先前的馮侍郎,花姐出生的時候她爹才四十歲就已經做到侍郎的絕對的年少有為。就因為太有為了,卷進了當年一場事件裏,結果就是自己家完蛋,嶽父家也完了一大半。

現在終於平反了,但不幸的是,花姐的哥哥姐姐們已經都不在了,馮家人凋零得差不多了,只好弄了個馮家的族子來繼嗣。現在馮夫人就只有她一個親生骨肉了,所以急著要見。

馮夫人的娘家,也就是沈家,上次也卷進事件裏,現在好歹回來了,花姐外祖母還在,舅舅姨媽也死了好幾個。現在當家的是沈瑛,沈瑛已經結婚,且有兩子一女。陳萌是大姨的兒子,大姨已經死了。二姨早夭。還有一個小姨,跟小姨父在外地。就因為當年的事,小姨父的官運也不太好,不過,現在已經開始轉運了吧!

花姐努力把這些訊息都記下了,心裏對未曾謀面的生母也滿是憐惜:寡婦、沒兒子、嗣子承繼。

當天,回到了京城卻不是去馮府,因為馮夫人這兩天住在娘家。花姐的外祖母等人都在那裏,等著花姐和沈瑛回來。

李婆子道:“夫人眼巴巴地等著女兒女婿呢,這姑爺也是……”

花姐沉默不語,她心裏還是覺得祝纓的選擇也沒有什麽錯。她說:“他要是什麽富貴子弟,隨時去哪裏都去得,他也不會計較就落腳在嶽家。正因什麽都沒有,才更不能就這麽跟我來了。”

李婆子道:“小娘子見了夫人,可不好這麽說。只說姑爺有事就得了。”

花姐道:“好。”

到了沈府,花姐被先迎到了後堂,一個頭發全白的老太太穿金戴銀坐在正中,旁邊一個戴著面紗的女人坐在左手邊,右邊站著個穿著彩繡的端正婦人。又有幾個年輕的婦人、一個小女孩兒。其余都站著。

花姐努力分辨著各人的身份,不是因為她呆傻,只因她與祝纓一樣,對這“富貴”還是缺了幾分見識。權貴人家的丫環,相貌、穿戴可能比鄉下良民土財主的親閨女還要好很多。不過坐的位置還是可以明白的。

李婆子很勤快地給她引見,丫環們鋪下了拜墊,花姐的心早飛到了生母那裏。照她的猜測,衣服,她可能認不太出來,座位卻好認,那個蒙紗的應該就是她的生母了。

果然,拜完外祖母,眼淚沒擦就是拜見親娘!母女倆相擁而泣!花姐將這些年的思念、這幾個月的驚惶、這一路的委屈,統統都哭了出來。馮夫人也哭泣不已,哭得難過時,面紗糊了臉。

沈老夫人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來,再見見你舅母。”這是沈瑛的妻子,她的眉眼間仿佛有無盡的哀愁,人也瘦瘦的。又有沈瑛的女兒,只有五歲的樣子。馮夫人指著一個年輕的婦人說:“這是你嫂子。”

這是馮夫人嗣子馮驁的妻子,說是姓趙。

花姐都一一見過了,沈老夫人道:“回來就好,你舅舅明天也回來了。都去換了衣裳,今天咱們娘兒幾個好生聚一聚。你們也好回家安排掃祭。”

李婆子引花姐到馮夫人那裏換衣服,到了裏間,馮夫人除下面紗,露出一張疤痕縱橫的臉。花姐見了吃了一驚,伸手輕撫上了馮夫的臉,說:“一定很疼吧?”馮夫人按住女兒的手,兩人又哭了一場。

李婆子再她們收淚,更衣,再去沈老夫人那裏。花姐將艷色的衣服拒絕了:“娘,我還在孝中。”

馮夫人洗凈了臉,說:“哦。在你外祖母面前,也不要多提那些事,她身體不好,別讓她再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