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規矩(第2/6頁)

祝纓道:“正好,我也還沒找到房子安頓下來。對京城也不熟,一個地方,地面不熟什麽事兒也都幹不好。就算現在叫我過去,我也得請他寬限幾天,把京城走一走、看一看才安心。”

金良道:“是個幹事的人!來了!”

豬蹄燉得很爛、味道極香,祝纓抽了抽鼻子,說:“好手藝!”香得想把盤子都啃了呢!

金良道:“真是個孩子!”他和甘澤喝酒,偶爾吃幾口菜,祝纓抱著豬蹄子啃得歡實。他們又聊些京城的情況,府裏的閑話之類,祝纓也跟著聽。這餐飯吃得很長,到午後,雪停了,他們這裏才算吃完。

金良已經有了酒,說:“三郎,我告訴你,跟著咱們府裏幹,虧不了!你是選對人啦!你瞧瞧這滿京的這些人,就算是丞相的兒孫,他起手能有個六品官,運氣好的得勢的上個五品?可接下來呢?!這些人家裏,背著個空銜兒,分家再分不到,祖產再揮霍一下兒,自己再窮講究些,等能幹的老子一死,還有些過得不如我呢!你看看我!看看我!有妻有子,有房有地。”

甘澤喝了不少,說:“是是是!我哪天要能跟金大哥這樣,這輩子就算沒白過了!”

金良又說:“這京城裏,多的是面上光鮮內裏空的人家。你瞧這一片片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個個能通天似的,也對,也不對。有些人呐,是旁枝,他根本沒勢力。整個京城,真個有本事的也就數得上的那些。可是呢,有些人,他不能幫你成事,壞你的事卻很有本事。你聽老哥哥的一句勸,認準了七郎,就跟著他走下去。”

甘澤道:“可不是!有些人,你看著他勢頭挺好,可不定什麽時候他自己個兒就沒啦。”

祝纓默默地聽著,心道,你們是跟著鄭熹這個厲害的人物眼界高了,就你們嘴裏這些個沒本事的,都能夠我頭疼的了。

仍然是記下了他們說的一些人,比如金良點了幾個京城的紈絝,他們自己沒本事,但是父祖位高權重,這種人最麻煩了。比起他們,周遊都算是個好孩子了。

這裏大聲喧嘩,金大娘子出來一看,見他們都喝得差不多了,便說:“你們酒少喝酒,我叫他們煮了醒酒湯,甘大郎吃完再走。”金大娘子又叫人拿大瓦盆給裝了兩盆,一盆讓甘澤帶回府裏分了吃,一盆讓祝纓帶回去跟父母一起吃,又讓人送。

祝纓道:“我自己能走,不用送的。就是甘大哥,他吃成這樣兒回府裏怕不好,您留他再歇一陣兒再讓他走。就算回府沒人計較,他這樣子走在路上跌了跤摔了吃食也是罪過了。”

金大娘道:“是這個事兒,我把他們扣下來,叫小幺兒先送你。”

她還是派了開門的那個小廝把祝纓送出門,又讓丫環扶金良和甘澤去休息,等醒酒了再說。小廝叫來福,抱著個布包的瓦盆跟著祝纓回了客棧,就幾步路的功夫,祝纓已經問了他的姓名年齡,以及小廝是金良自己的仆人不是鄭侯府裏的。金大娘子是金良行伍間同袍的女兒,這同袍也是鄭侯的手下。等等。

客棧很快就到了,來福給祝纓送到了小院裏。彼時祝大和張仙姑正在磨牙,兩口子一生中就數這段日子衣食住行最好,閑得只好磨牙了。祝大念叨官司和徐道士,張仙姑就罵他給孩子惹事兒。

院子外頭就聽到聲音了,祝纓隔著門道:“我回來了!”

兩人才住聲。

張仙姑跑去開門,看到小廝打扮的來福,問道:“這怎麽回事兒?”

來福道:“小人來福,是金大官人家的,叫送小郎君回來。我們娘子說,家裏自做的,小郎君覺得好,您要還喜歡,只管說一聲,咱們再送了來。”

張仙姑道:“是金大兄弟家的啊?哎喲,我們也沒準備禮給他呢!快進來!”

來福把瓦盆送到了堂屋,放在了桌子上就要走。祝纓抓了一把錢給他:“怪冷的,喝杯熱湯暖暖。”

來福推了兩下就笑著揣到了懷裏,說:“大娘子,小郎君給了我們娘子兩枝花兒呢,她喜歡那個!前兒跟大姨還說到花兒,大姨那個比她的好,她回來還生氣呢。小郎君,東西送得真是妙啊。嘻嘻。”

笑著跑了。

張仙姑聽他說這一套,放下一顆心,有點高興地說:“這金娘子人也挺好,也不挑剔,咱們送點兒合意的東西她就高興了。”

祝纓搖搖頭:“不是。還得備份兒厚點的禮給她送去才叫好。”

祝大道:“不用了吧?”

祝纓道:“她只是不討厭罷了,可沒有真的很喜歡。兩枝花兒,白吃白拿這許多,擱了你,你能高興啊?一次兩次的還行,第三回 就該討人厭了呢。”

張仙姑問:“拿了什麽回來?”

“豬蹄子,很好吃的,我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