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聖心莫測

年關將至,但是,整個朝堂上下,卻絲毫都沒有即將過年的喜慶氣氛。

距離太上皇舉兵造反,已經過去了三日了,一切塵埃落定,原本暫時封禁的九門也在逐漸解除管制,各個衙門也都開始重新走上正軌。

但是,讓眾人都感到不安的是,天子自那日早朝之後,便以要往太廟懺悔為由對群臣避而不見,以至於,朝堂上下這幾日頗有幾分人心惶惶之意。

清晨,天色剛剛破曉,宮城外就圍滿了文武群臣。

今日並非是所有官員都應該到的常朝,但是,破天荒的,京城上下的所有官員,卻來的無比整齊,站在最前頭的,自然就是六部和內閣的一幹大臣,除此之外,以成國公朱儀,豐國公李賢,靖安伯範廣為首的一幹勛貴,也赫然在列,甚至於,就連剛滿十三歲,從未在朝堂上出現過的定國公徐永寧也繃著小臉跟在眾人當中,可見眾臣對今日的重視。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今天是天子要從太廟結束‘悔過’的日子,也必然是南宮事變會有一個結果的日子,如今這件事情雖然暫時算是平息下來,但是誰都清楚,未完之事還多得很,比如說……

朱儀這個成國公,此前分明是太上皇一黨,可誰能想到,這場變亂不僅沒有傷及其分毫,反而讓他一躍成為了勛貴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按照如今外界主流的說法來看,這位國公爺是在察覺到了太上皇有造反之意後,前往東宮密告太子,隨後同太子一起入宮密奏,於是,天子這才急調禁軍鎮壓,及時勘平此亂。

應該說,這個說法本身沒有什麽問題,而且也合乎邏輯,畢竟,朱儀雖然此前算是南宮的人,但是,造反這種關乎身家性命的事,真正面對的時候,做出什麽選擇都不奇怪。

但是,讓眾臣感覺到疑問的是,天子在得知太上皇要造反的消息之後,竟然直接派這位成國公率禁軍鎮壓,而且事後,天子竟然直接將中軍都督府暫交朱儀節制,這一系列的舉動,不得不說十分引人深思。

當然,和朱儀相比,更讓人在意的是……於謙!

事實上,但凡消息靈通一點的人,都應該差不多知道,那日於謙在京郊團營的駐地到底做了什麽。

無旨擅自調兵,刀挾朝廷命官,無論是哪一條,都足夠他人頭落地了,雖然說,最後的結果證明於謙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他的舉動畢竟是違制之舉,此例一開,日後朝廷上下恐怕不得安寧。

最要命的是,和關於朱儀的大多數都是捕風捉影的虛言不同,於謙的這兩條罪狀,是板上釘釘的。

畢竟,當時於謙動劍的時候,營帳內至少有十幾個人看著,就算是想抵賴也說不過去。

這也是今天於謙沒有出現在這裏的原因,那日平亂之後,雖然宮中始終沒有任何的表態,但是,於謙卻在歸還了符牌和勘合之後,第一時間上了請罪表,並且自己禁足在府,等候處置。

因著這件事情,近來朝中也是暗流湧動,原本朝中就有許多人覺得於謙的權勢過重,只不過他這幾年一直奔波在外,所以,這種聲音才平息了許多。

但是如今,他剛回朝廷沒有多久,就鬧出這樣的事情,朝中非議的聲音,自然是不會小……

時間還早,所以,站在外頭的各位都或多或少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但是,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場的一幹重臣,個個都是合眼閉目,養精蓄銳,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終於,宮門被緩緩拉開,然而,迎接他們的,卻不是往常的禮官,而是東廠的提督太監舒良,只見這位大珰走出宮門,對著群臣便道。

“陛下口諭,今日免朝。”

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在場群臣一陣沸騰,不過,還沒等他們鼓噪起來,舒良便繼續道。

“另召各部尚書,都禦史,內閣大臣,軍府都督,團營都督及定國公,豐國公等重臣入見。”

聞言,眾人的心中才輕輕松了一口氣,這種時候,最怕的就是天子不見人,只要能見到天子,一切就有解決的希望。

不過,話雖如此,但是,天子只召這些重臣覲見,明顯是想要先私下商議一番,這對於原本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早朝上大展身手的一幹官員來說,無疑還是有些失望的。

當然,天子口諭已下,眾臣就算是再有不滿,也只能各自散去,畢竟,前些禁軍封閉九門,全城戒嚴的景象還歷歷在目,這種時候,從宮中到朝中,都仍然處於神經緊繃的狀態,萬一再鬧出點什麽事兒來,可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

於是,有些人離開回去處理公務,而有些人,則留下來繼續等候消息,至於剛剛被點到的一幹重臣,則是打起精神,跟著舒良一路進到宮城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