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大實話不好聽(第3/3頁)

這麽一想,事情就簡單多了,要穩固邊境,除了官軍之外,還有便是城池……

自從太宗歷次北征之後,朝廷其實便已經開始在邊境建立重鎮,用以屯兵防禦,大同,宣府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還有遼東鎮,寧夏鎮等一些關隘,這些年也在建設當中。

當初瓦剌之戰結束之後,於謙其實就考慮過邊防的問題,只不過,他沒有想的像如今的皇帝這麽深而已。

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在綿延的邊境線上,選取關鍵的地點建立堅城,屯兵城中,遙相呼應。

若遇戰事,臨近的重鎮可以快速集結,相互支援,同時,各個重鎮之間,亦可以相互監督,保證邊防的安全。

這種策略,其實有點像是擴大版的長城,在建立軍鎮的基礎上,又避免了唐朝節度使的隱患,可以說是現階段於謙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邊軍代代輪換,受人的因素影響太大,但是九邊一旦建成,那麽堅城屹立,可以抵禦風霜雨雪,不會輕易改變,除非此後朝廷在邊境政策上有極大的調整,否則,哪怕邊軍的戰力再次下降,也至少可以保證固守,可以說,完美的解決了邊防的問題。

但是……

“陛下,九邊戰略,固然能夠穩固邊防,可如今朝廷國庫空虛,剿倭之戰方平,朝堂上下剛剛經歷諸多大案,人心未定,地方連年災情頻頻,著實不宜大興土木啊!”

輕輕嘆了口氣,於謙站起身來,口氣認真。

九邊的戰略,是他提出來的,但是,也正是如此,他才更清楚,如果要達到預想當中的效果,朝廷需要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

這可不是小打小鬧!

雖然說,有大同,宣府的先例在前,想要建設九邊,在操作上並不算是什麽難事。

可是,這個過程不可避免的,要征調大量的徭役,這種程度上的民力消耗,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提出要建設九邊,且不說朝堂上能不能通過,就單是於謙自己這一關,他就過不去。

一念至此,於謙的心中,不由有些苦澀,當初,是皇帝親自勸他放棄了這個想法,卻沒想到現在,反過來到他來勸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