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3/3頁)

“剛剛張閣老所說的幾位大人,雖然各有優勢,可畢竟在地方的時間太短,唯有何大人庶務經驗還算豐富,但是,前次入宮,我無意間聽陛下提起,近來各地多雨,恐有水患發生,何大人治水經驗豐富,若是真的有了災情,前去賑災,更合適了。”

“因此,以我觀之,廷推候選的名單當中,軒輗,年富,蕭晅等幾位大人,都要更合適些。”

這番話一出,更是叫俞士悅和張敏二人始料未及。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話透露出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天子曾經和王翺私下討論過入閣的人選。

劃重點,私下!

若非是王翺自己說出來,誰又能知道,朝堂上如今呼聲最高人選之一的何文淵,其實並非聖心所在呢?

所以,他這番話,到底是自己說的,還是在隱晦的像朝堂透露天子的意思?

再往深了想,剛剛王翺所說的,遴選閣臣的標準,是他的意思,還是天子的標準?

與之相比,王翺最後說的幾個人選,反而是次要的,當然,這也僅僅只是相對而言。

軒輗,年富,蕭晅這幾個人,朝中的一些大臣可能不太了解,但是,俞士悅卻是知道的。

尤其是這個軒輗,科道出身,是出了名的清廉剛正,朝中很多大臣,都被他彈劾過,不過,他的好處是,對事不對人,而缺點就是,說話有些難聽,而且自視頗高,平素十分節儉,可他的節儉,實際上更多的,是為了得到一個好名聲,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他喜歡喝酒,喝醉了喜歡發酒瘋……

俞士悅之所以知道的這麽清楚,原因就在於,他當時也和軒輗有過政見上的不同,當初他在浙江任參政的時候,曾想要重開銀場采銀,最後,就是被軒輗弄黃的。

說起來,這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過節,如今的軒輗,任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南京糧儲。

至於剩下的兩個人,年富如今是吏部右侍郎河南巡撫,俞士悅對他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經和於謙一起共事,當初他任職河南布政使時,於謙是河南巡撫,二人曾通力配合,撫平了當時的一次大災荒。

最後一個蕭晅,宣德二年的狀元,名聲很好,為人重厚廉靜,秉持的是中庸之道,雖然除了狀元這個名頭外,履歷上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是,凡是他任職過之地,對他都頗有贊譽,很得民心,前幾年丁憂回家,去年才被起復,任湖廣左布政使。

這三個人,性格,出身,人脈都各不相同,而且,和王翺也素來沒有太深的往來,除了年富之外,剩下的兩個人,甚至都和王翺面都沒怎麽見過,而且,他們如今都不在京城,所以,這次候選名單上雖然有他們,但是,朝中普遍覺得,他們的希望都不算大。

可既是如此,王翺為什麽會把這三個人拿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