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4/4頁)

這件事情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時任吏部尚書的王恕,更是上奏稱“不得其職,拜疏乞去”。

到這個階段,應該說,六部在和內閣的鬥爭當中,已經開始漸漸落了下風,身為六部之長的吏部尚書,竟然都被逼到上疏求去的地步。

在朝堂之上,內閣也漸漸被默認為地位高於六部,這個時候的內閣,已經不必再借天子之勢來鉗制六部。

在朝野上下的眼中,內閣之位尊於六部,已經是默認的事實。

到了隆萬年間,張居正橫空出世,內閣的權勢更是達到了頂峰,原因就在於,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

考成法的優劣暫且不言,但是它規定各衙門置考成簿,定期向內閣匯報,由內閣定期考核官員。

這就是直接奪去了吏部對於官員的考核權,張居正死後,雖然考成法一度被廢,但是內閣已經握到手中的權力,卻從不曾放開。

張居正之後,內閣已經徹底成為了朝野公認的百僚之首,六部再不能與之相爭,部院長官路遇閣臣,則需避讓。

其後,雖然稍有反復,但是總的大趨勢卻不變。

於是,空前強大的內閣,終於對皇權產生了威脅,以致於天子不得不重新扶持內宦,用以抗衡內閣。

這其中的曲折利弊,實非一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的。

沉吟片刻,朱祁鈺開口道。

“先生所言,朕心中有數,此事朕會慎加思慮,先生先退下吧。”

王文起身,拱了拱手,便退出了大殿。

朱祁鈺的神色有些復雜。

王文說這些話,一部分是出於公心,擔憂內閣坐大,另一部分,只怕也是希望能夠借助自己的力量,打壓內閣。

他的眼光很準!

內閣,或者說至少是現在的內閣,最大的軟肋就是聖寵。

想要侵奪六部的權柄,僅憑內閣那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皇權的力量。

事實上,內閣之所以能夠不斷坐大,最大的原因就是,天子在刻意扶持。

不論是為了更快的掌握朝廷,還是為了自己能夠更輕松的玩樂。

總之,幾代天子對於內閣的坐大,都是持鼓勵態度的。

尤其是嘉靖到萬歷年間,基本不怎麽召見六部大臣。

內閣成了天子的喉舌傳聲筒,和司禮監相互配合,某種意義上在代行皇權,焉能不坐大?

朱祁鈺自己知道內閣坐大的危害,所以他對於內閣,一直都謹慎中帶著一絲防備,早朝經筵也都不曾廢弛,內外交流十分順暢。

但是後世之君,卻難免會給內閣這樣的機會。

朱祁鈺現在能做的,也只是盡量延緩這樣的過程。

閣臣轉調六部就是第一步,如此一來,至少在品級上,閣臣是比不上七卿的。

前世,內閣的坐大,正是從六部長官轉遷入閣開始的,這一世他反其道而行之,或許能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另外,京察之後,五軍都督府那邊,也不能再繼續拖延了。

還有就是,關於太子的教導,也需要加些新東西,不過這卻是以後的事情了。

夕陽的余輝照耀在輝煌的紫禁城上,年輕的君王眉頭微蹙,良久之後,長長的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