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5頁)

天子頓了頓說:“第一批棉衣以棱平縣為中心,分給桃延駐軍。其余按照老、青、壯的順序分給郡內百姓。”

“臣遵旨!”中郎將立刻行禮退出縣衙。

災時的物資調配,無異於一場戰爭。

大周的精銳之師在此時顯示出了超乎尋常的能力。

不到一日,桃延郡駐軍就備齊了稻草,並將其捆紮成被。

棱平縣城內所有建築物的屋檐,也被統一清理幹凈。

江玉珣在果園裏說的那番話,正以最快速度傳遍全郡。

棉衣分發下去以後,棱平縣附近駐軍迅速前往果園,第一時間設法補救。

與此同時,官道兩邊的崗哨的官兵,也肩負起了維護道路的工作,以保證桃延郡郡內道路暢通無阻。

在軍中歷練了多年的應長川,用最短的時間就安排好了所有物資。

然而面對著手裏寫滿了字的奏報,他的心中卻總如缺了什麽般空空落落……

棱平縣縣衙建於前朝,勉強稱得上堅固。

縣衙房屋暫未有倒塌的痕跡,但是每間屋內卻只開了一扇小窗,大白天仍需要蠟燭來照亮。

半晌未剪的燭火還在燃燒,不時生出噼啪聲響。

燭光弱了不少,奏報上的文字也變得模糊不清。

天子拿起燭鋏起身走向燈台。

——就在剪短燈芯轉身走回桌案的那一刻,應長川忽然看到了一道長影。

他的影子被落地的燭台照得格外長。

此時正隨著火光一道輕輕地顫動,硬是被空蕩的屋舍,襯出了幾分寂寥與伶仃。

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今日他的身邊少了一個人的存在。

-

棱平縣內空曠之處,支起了一頂頂帷帳。

厚重的毛氈隔絕了帳外濕冷的空氣。

相比起冰冷的磚瓦,柔軟的帳頂更不利於積雪化冰,清理起來也更簡單。

只需用木棍輕戳帳頂,就能在第一時間將積雪抖落。

原本擠在學堂內的百姓第一時間遷入帷帳之中。

棱平縣周圍兩縣的百姓,也被集中安排在了這裏。

帷帳中央的空地上支起了幾口大鍋。

水剛燒開,廚師便將淘好的雜米倒了進去,刹那間熱氣氤氳,煙火滿街。

不多時,鍋內又“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泡,雜米的清香越來越重,惹得眾人垂涎欲滴。

棱平縣全縣房屋倒塌大半,就連縣衙的廚房都塌了一角。

如今家家戶戶只得將鍋支在屋外做飯,而住在學堂和帷帳中的百姓,則每日兩次來粥棚中打飯。

聞到米香,有百姓忍不住咽了咽唾沫:“粥還有多久好啊?”

“別急!”廚師一邊攪動大鍋,一邊高聲道,“再過一盞茶時間!”

柴火燃燒生出一陣熱氣。

衣著較為單薄的百姓索性圍在鍋前不走,一邊取暖一邊等待著待會雜米粥。

——鍋內的米雖有軟有硬、有甜有淡,味道說不上太好,但對於年幾前還吃不上飽飯的桃延百姓而言,已好得不能再好。

除了他們以外,此番隨天子來棱平縣的官員也沒有一人敢開小灶,全都規規矩矩地在此處等粥。

自入冬以來,棱平縣還從未如此熱鬧過。

“項太醫!”遠遠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莊有梨飛快地朝他招起了手,接著小心翼翼地挪了過去,“阿珣現在如何了?”

聽到他的話,周圍兩名郎官也跟著湊了上去。

太醫一邊拍打身上的細雪,一邊輕聲說道:“吾等方才已經為江大人冷敷過傷處。他背上的腫脹已逐漸消散,預計今日就能醒來,莊大人不必太過憂慮。”

莊有梨松了一口氣:“那他頭上的傷呢?”

“江大人頭上的傷並不嚴重,還請您放心。依我看江大人之所以昏睡一日還沒有醒,除了外傷外還是因為他天生體弱,且最近一段時間又有些過分操勞。”太醫一邊哆哆嗦嗦地搓手取暖一邊說。

“也是……”想到江玉珣自小就不怎麽好的身體和近日的麻煩事,莊有梨不由點了點頭,“他還是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一下吧。”

聽到這裏,其余人也跟著一道點起了頭來:“對!今日之事我們處理便已足夠,江大人能多休息就多休息一天。”

昨晚下了一晚雪,今日白天卻難得放了晴。

然而這對桃延郡而言卻並非好事。

太陽曬化了地上和房頂的積雪,如今四處都是積水。

如果不盡快將這些水排走,那麽等再過幾個時辰天氣變冷之後,它們又會於第一時間凝結成冰。

趁著中午天熱,沒有棉衣的百姓也自發出門清掃積水。

除此之外,冬季田地內雖然沒有水稻,但是倉內卻堆滿了糧食和種子,這都是來年的希望,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莊有梨等人也趁這個時候騎馬往來於棱平與周圍幾縣,檢查各地糧倉有無漏水、滲水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