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5頁)

“懂得細耕方法,且掌握農具的百姓手中錢財相對更多,”江玉珣一邊走一邊說,“前些年西南戰亂不歇,他們早就逃離了這裏。”

從蘭澤郡那些無人耕種的土地便能看出,此地百姓外逃現象的確很嚴重。

“怪不得……”提問的人不由感慨道,“還好江大人觀察仔細,不然此事定會給我大周帶來極大損失。”

另有一人則反思起自己:“是啊,多虧了江大人一直在意農家之事。哎……若是我的話,直接把它們擺在田裏,我也不會多看一眼。”

“江大人記性真好——”

見狀,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

他擡頭看了一眼天色,轉移話題道:“走吧,該回太守府了。一會還要送人去海灃國呢。”

“是,江大人!”

-

海灃國位於大周以南的半島之上,境內多山地,且煙瘴叢生。

從蘭澤郡出發,陸路坎坷難行,反倒是走水路非常方便。

從前逃難的百姓也多是坐船去的。

大周此次的最為重要目的是尋找谷種。

但是除此之外,隨行的朝廷官員也將與海灃國國君會面,商議邊關互市一事。

以及探查海灃國附近還有沒有其他特產之物。

此刻,蘭澤郡太守府外的空地上停著十幾輛馬車。

其中一半坐著人,一半則堆滿了大周名產。

馬車碾過長街向官道而去,再行一日眾人便會自大周最南端的海港出海,一路朝南方而去直至海灃國國都。

官府要去海灃國尋找稻種的事已傳了出去。

此刻,小半座城的人都走出了家門。

蘭澤郡本地人雖用不到這種稻谷。

然而身為農人,他們卻了解其意義所在。

正午,郡內眾人無比激動地朝著馬車上歡呼,而隨官府人員一道南下的百姓,也通紅著雙頰朝長街看去。

此行官府自然給了不少的賞錢,甚至將他們封為農官。

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心中的喜悅更來自對未來的期待與滿足。

江玉珣和其他年輕郎官一道,在太守府的高樓上向下望去。

並目送那一行人越走越遠,逐漸化作幾顆小點。

刹那間,海風似乎已從港口吹來,一路吹到了蘭澤。

吹得稻谷沙沙、米香四溢。

-

那日回房以後,江玉珣立刻把絲帕洗了個幹幹凈凈,並小心晾曬平整。

應長川並沒有說要把它賜給自己。

在這個時代,天子的隨身之物,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

不經允許就將其占為己有,往大了說可是要獲罪的。

晾幹後江玉珣便決定將它還給應長川。

——哪怕天子當場丟掉,身為臣子自己的禮數也得做到位。

然而天公不作美,應長川這幾日格外忙碌,辦公的書房裏從沒斷過人。

江玉珣等了許久才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

蘭澤郡太守喬育達匯報完政事後從屋內退了出來。

見狀,在屋外等了半天的江玉珣立刻上前,同時麻煩太監進去通報。

片刻過後,桑公公的聲音響了起來:“宣尚書令江玉珣覲見——”

說話間,守在此處的內侍官緩緩上前推開大門,江玉珣立刻拿著絲帕走進屋內。

他原本打算說了正事就走,一秒鐘也不多耽擱。

萬萬沒想到的是,剛一站定江玉珣便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莊大人?”

臥槽,屋裏怎麽還有一個人?

桑公公適時笑道:“莊大人是與蘭澤郡太守一道來的。”

說話間,莊嶽已經轉過了身。

並略為狐疑地將目光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

江玉珣瞬間被定在原地。

現在轉身走還來得及嗎?

見江玉珣進來後便不說話,莊嶽第一個疑惑起來:“賢侄基今日怎麽如此安靜?”

聞言,應長川也放下奏報,隨他一道看向此處。

……來都來了,手上連封奏報都沒拿的江玉珣,只得迅速硬著頭皮上前,按照原計劃行事。

他猶豫了一下,用雙手將疊好的絲帕捧了起來,遞至禦前:“陛下,臣已經將絲帕洗好、晾幹。”

絲帕?

見此情形,莊嶽不由疑惑起來。

明黃色的絲帕只有皇帝一人能用,他自然認得。

可是陛下什麽時候賜絲帕給阿珣了?

天子幾乎從不賞賜東西給朝臣的。

尋常人得到這絲帕,定然時刻帶在身邊向同僚炫耀,哪裏會像江玉珣一樣還回去?

“愛卿收著便是。”應長川淡淡道。

果不其然,他並沒有要江玉珣用過的絲帕。

禮數已經做到位的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是,陛下。”

他起身行禮,“謝陛下恩典,那臣就先告退了。”說完便立刻轉身準備離開這裏。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在一旁默默看了半天的莊嶽終是忍不住張嘴,無聲地朝江玉珣打了個口型:“這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