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四十九章(第3/4頁)

這一點,伏危深有感受。

斂眸沉默了幾息後,他緩緩道:“宋三郎有何家照顧,應該也不會出什麽差錯了,你便可全心做其他事了,莫要耽擱了十月的藥材交期。”

虞瀅不疑有他,應道:“也沒耽擱什麽,我就是每天順道過去瞧一瞧而已,過個兩三日我也不需要天天過去了,等到了拆線的時候我再過去就行了。”

伏危也不好再說什麽。

但這時,虞瀅看到屋中的拐杖,又說:“你還得十日左右才能拆腳上的竹子,這幾日拐杖用得也不頻繁,不如就先借一根拐杖給宋三郎用個幾日,也省得他行動不方便。”

話到最後,虞瀅還是詢問他的意見:“你願意借嗎?”

伏危聞言,手心微收,轉頭看向杵在墻壁上的拐杖。

默了兩息,口不對心的應道:“不過只是用幾日,我怎會不借?”

頓了一下,又道:“你一會還要去裏正那處,等回來後再讓阿兄送去,也可以順道教宋三郎如何使用。”

虞瀅點了頭:“那也行。”

她把他的褲腳放了下去,囑咐:“你的腿骨也恢復得很好,但還是能不動就不動,不然全身一動,還是會很容易碰到傷處的。”

伏危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應了聲。

虞瀅給伏危簡單的檢查過後,也就離開了。

她離開後,伏危轉頭看向拐杖,臉上的笑意漸漸沒了。

半晌後,呼出了一口濁氣,眼不見為凈地收回了目光。

虞瀅和大兄還有大嫂一塊去了裏正家中,與裏正一塊去看那幾塊地。

地確實都是好地,都離水源比較近,不需要費勁地挖太長引水溝,只需要分壟挖溝便可。

虞瀅看了幾處的地方,選擇了離家裏比較近的地。

裏正用步子來給她量地,特意把步子到最大,最後出來的田地可不止五畝,應多了幾分。

因田地多,即便是多了幾分也看不出來。

裏正也暗示了一下虞瀅,讓她知曉。

虞瀅感謝後,便也就回去準備銀錢給裏正送去,再順道簽訂契書。

伏危見他們回來了,便把大兄喊進了屋中,把虞瀅交代的事情說了。

伏震拿了一根拐杖,伏危忽然開了口:“讓宋三郎仔細些用,莫要使壞了。”

伏震一愣,隨即又想到拐杖是弟婦特意給二弟做的,他借去給旁人用,二弟自是會心疼的,便也就應了聲:“我會囑咐他的,等他腿腳好得差不多了,我就立刻去取回來。”

伏震出了屋子後,伏危沉默無言地看著留下的另一根拐杖,怎麽看都覺得這單根拐杖形單影只,有些淒涼。

虞瀅去裏正家交了銀錢,租下了五畝地。

思索了一個晚上後,在第二日上午采完草藥回來時,便把何家父子喊到了家中。

然後再與大兄大嫂,還有伏危一同商量著怎麽捯飭這些田地。

因為了方便伏危,所以伏震把桌凳搬到了屋中,大家夥坐著商量。

這些時日她采的草藥,有許多種植周期短,能治風寒溫病,止血消炎等草藥,這些草藥,她幾乎都留了種子。

現在只需要找人分壟挖溝,再翻地下種子,留一兩人照看便可。

何叔與她說,村子裏許多人都是湊錢一塊租的田地。

那麽些人只忙活一塊地,也沒別的活計,只需要一日給個五文工錢,便多得是人來幫忙。

而這五畝地的話,也用不了幾個人,且最多就是忙活個四五日。

到時再留一兩個人長期照看也是成的。

伏危以前從未觸及到過這些底層百姓的賴以生存的農田,現在聽來,心情多了幾分感觸。

明明疆土遼闊,明明能耕種的土地那麽多,可卻寧願荒廢也不願給百姓耕種。

百姓拿不出銀錢租地,而能租得起的,所交付的租銀與糧食都被送往昌榮之城,周而復始,貧窮之地一直貧窮。

長期如此,國又怎能一直繁盛?

虞瀅同意了何叔的建議,然後看向伏危,卻見他蹙眉沉思。

思索了一下,問他:“二郎,你怎麽看?”

伏危被她的一聲“二郎”喊回了神,看向她,說道:“你們還要采藥,分不出人手來,何叔的建議就挺好。”

虞瀅點頭,確實是分不出人手來了。

陵水村附近的兩座山的外圍草藥有限,還需得去周邊的山采藥。而且他們對草藥也不熟悉,虞瀅也需要一塊前去,這就很難兼顧到家裏的田地了。

請人的事情就托何叔幫忙了。

村子裏的人聽說那伏家租了幾畝地,要請人耕種,不需要何叔去問,就有好些人去了羅氏的跟前,詢問要不要人幫忙。

羅氏不會談,只讓他們去尋何叔。

請人做活的事情,也不用虞瀅操心了,她時刻記得托客棧小二阿福找藥商的事情,所以尋了個時間,帶了一些藥材去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