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回 貫忠六路伐女直(第2/3頁)

王寅聽他說罷,這才曉得許貫忠之著眼處,比戰事本身還要更高一層。

六支兵馬展開攻伐,沿路戰鬥,順利中不失激烈。

順利自是理所應當,自阿骨打兵發上京以來,一路大戰連連,國中精兵猛將,不時征調。

及至近來,又有斜也書至,連國師普風等人一並調走,於是後方愈發空虛,扶桑大軍殺至,豈有不順之理?

那麽既然順利,如何又戰得激烈呢?

只因女真乃是奴隸制度,歷經十年戰事,開疆拓土之余,各家都有許多奴隸,種地開荒,喂牛養馬,其中健壯男子亦是不少。

各處守將見軍情如火,都將這些奴隸召集起來,許他以軍功換自由身,於是聚奴成軍,披甲殺敵,亦給扶桑軍造成許多殺傷。

如此大戰半月,會寧府、黃龍府,皆被打破,殺傷女真各部十余萬口,扶桑兵亦折了八九萬人。

眼見金國後方已然殘破,高麗國忽然出面相助,聲稱“兄弟邦國,榮辱與共”,發兵三萬來救女真,長白山下一戰,將征討長白諸部女真的扶桑軍殺得丟盔棄甲,十不存一。

許貫忠得知,大笑道:“高麗者,本為漢唐妾,苟合契丹在前,媚從金國於後,若不加教訓,寧不知世上尚有中華也。”

遂聚集幾路兵馬,共計六萬余人,徑直來伐高麗。

高麗國王知悉大怒,親往軍中坐鎮,麾下四名大將金緣、耶律寧、崔弘宰、黃君裳,悉數在列。

不數日,雙方於長白山下相遇,分據鴨綠江西東岸,高麗王自恃江水天險,令人乘小舟至西岸,發箭亂射,以為取樂。

不料許貫忠熟知地理,早已有備,當夜無數海船入江,船舷相連,搭以大木,百丈長橋,轉瞬而成。

扶桑兵鼓蕩而過,高麗兵大驚,群起而攻,箭射槍紮,阻擋扶桑兵登陸。

“玉面槍神”王寅見戰局不利,騎馬登船。

他那匹好馬“轉山飛”,原來本事不止轉山,登舟跳船,亦如插了雙翼一般。

如此一路縱躥到了東岸,淩空一躍,恰似天馬飛來,高麗兵以箭射之,王寅槍勢展開,羽箭紛紛墜地。

眨眼之間,戰馬躍上岸去,王寅那條槍神出鬼沒,真個萬夫莫當,手起處殺翻一二百人,扶桑兵馬興奮嚎叫,紛紛上岸。

高麗戰將耶律寧見識不妙,大喝一聲,躍馬提槍,來擋王寅。

這個耶律寧,本是遼國猛將,被女真困在城中不得出,高麗王素知其勇,許了無數財寶,同女真人交換此人性命,招募在本國為將。

他要報國王知遇之恩,故此奮勇來戰,王寅自然不懼,二人走馬如飛,各自使槍,戰了十余合,高麗戰將黃君裳見耶律寧有些不敵,手舞雙刀上前助陣,高玉恰好過來,右手金槍、左手銀鞭,將他擋下。

兩下裏又戰七八合,王寅槍勢如龍,呼的一槍,刺穿耶律寧心窩,那將倒墜下馬死在當場。

黃君裳心中驚恐,雙刀有失章法,被高玉使鞭砸開刀,一槍刺下馬去。

高麗連折兩個大將,當即大敗一陣,退後數十裏,正要重新立寨,不料許貫忠用兵神速,驅軍緊隨而至,高麗兵又折一陣,只得再退。

如此一退一追,一晝夜間,高麗連敗九陣,敗退六十余裏,折了人馬近半,余眾亦是疲憊至極。

恰在這時,高麗國丈、太尉李資謙,上將軍崔卓,領軍兩萬前來助戰,高麗王大喜,當即不肯再退,要借生力軍力量,同敵軍決一死戰。

這個高麗國王,也是個心有大志的人。

他姓王名俁,字世民,繼位以來,兩次征伐女真,都是先勝後敗,後來女真建國,勢力愈大,這才不得已暫且臣服,卻借此索取遼國故地,真正將王國邊界推進至鴨綠江畔。

此次出兵對付許貫忠,名義是盡兄弟之國的本分,其實用意,卻是要借“替金禦敵”之名,趁機多占土地。

許貫忠不知這位國王心思,對貫忠而言,他席卷金國後方,殺得一片殘破,老曹交待的任務已然完成,余下的重點,就是如何把這股經歷了大戰砥礪的扶桑兵,合理消耗在異國他鄉,因此高麗出兵,正合心意。

高麗王萬萬也想不到許貫忠用意,因此苦苦想了半晌,定下計策:

用殘兵為誘餌,佯裝逃不動了,待敵軍來攻,死死纏住,這時兩萬援軍趁機殺出,一舉奠定勝局。

果然不久,許貫忠領兵追至,見高麗一萬余殘軍列陣以待,毫不猶豫攻了上來。

高麗王見自家兵馬士氣衰敗,抽出寶劍在手,親自於陣前沖殺,高麗兵見國王如此勇敢,果然士氣大振,一時竟將扶桑兵抵住。

此時天降大雨,只片刻功夫,地上一片泥濘,扶桑兵腿短,那腿腳都陷入在泥裏,行動大為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