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鯤鵬折卻垂天翼,豈任時人笑敝裘(第2/2頁)

那麽老將的基本性格特征明朗後,再看劇情的推進——

這不巧麽?恰好是眾人帶傷,輪到了包道乙出馬挑戰。

對於一眾宋將,包道乙是個法師,大家根本不是一個維度上的,自然而然會有猶豫。

但是此刻必然需要有一個人出場。

遍顧眾將,這個人選,是,且只能是王舜臣。

因為他的驕傲,因為他的擔當,更根本的是因為他遠程射手、壓陣老將的定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起近戰系武將更能克制法師。

現在,王舜臣自己知道,他只能射三箭,同時他並不知道老包擅長的法術是什麽,所以對他來說,戰略很簡單,就是先下手為強。

因此他出戰時,去了盔甲,光著兩條膀子,只帶一弓三箭,目的顯然是為了把自己的攻擊力發揮到極處,去掉可能有影響的一切束縛。

但是包道乙作為一個修道者,他的靈覺比常人敏銳,一感受到王舜臣的目光,就覺得要歇菜,於是不顧一切直接開大——飛劍術。

所以此時,他們是同時出手的——

【寶劍出手瞬間,王舜臣弦振霹靂,兩箭如石火電光射出……】

箭快,劍亦快!

包道乙低頭躲過了眉間一箭,寶劍同時落下,斬斷王舜臣左手。

這時飛在空中的第二箭,射在了包道乙的心口。

第三箭已上弦,但沒來及拉弓,膀子就沒了。

這裏需要說明——

包道乙的飛劍,是bug級的存在!原著中,近戰超級達人,反應比老虎還快的武松,被他一劍飛來,砍的左臂“伶仃將斷”,王舜臣無論武藝、年齡,都遠不及壯年武松的高度,又是攻擊狀態,能全力側避,只丟了一條胳膊,已經很厲害了。

他不知道包道乙長了顆“偏心”,他只知道自己一箭射中了對方心窩,所以(看也不看)。

現在,局面是一死一傷,王舜臣的選擇可以有兩個——

第一個,拍馬回陣,療傷看病。但是他已經年過花甲,而且膀子齊肩而斷,在這個年代,活命希望如何,作為老兵,心中有數。

第二個,反正都這樣了(最好結果變成殘廢),直接再幹把大的!

一個對於只能射三箭的自己都不滿意的人,對於一箭都不能射的未來,我認為大概率是不願接受的。

其實這些心態可以在書中寫一寫,但是如果寫的話,那種電閃雷鳴的變化感就沒有了——那一章兩千來字,其實寫了挺久的,一個老將,一個老賊,對稱的死法。

一個驕傲的老將,再打出傳奇一戰後,沉寂二十年,此時此刻,面對作為弓箭手的職業生涯徹底終結的一刻,我認為在他心中,一個包老道尚不足夠。

那麽在場之人,誰夠分量?

這是基於王舜臣的性格、經歷,在劇情推動下,產生的化學反應。

後面作為寫作者,小弟所要解決就是兩件事,第一,沒了膀子,如何射出最後一箭?第二,魔教巨梟,憑什麽躲不過這一箭?

第一個問題,就很自然的想到了以口開弓的橋段,但是否太過扯淡,就此百度了半小時,在殘奧會上、美國達人秀上,都有人演繹過用口射箭的技能,那我想一個傳奇級射手,應該也能做到,至少不算犯規。

第二個問題,方七佛很自然的站出來,想要攔住王舜臣,想要擋住射箭的線路,但事實上擋住了方老大的視線!

為此又百度了一回,確定弧形箭是有物理依據的,這些都截圖發在了彩蛋裏——雖然是,也盡量在合理範圍內誇張,不能左腳踩著右腳飛。

這就是王舜臣最後為啥沖方七佛一笑,因為方七佛上了當,七佛子如果不聞不問,以方臘的武藝,很大可能是挪移開這一箭。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驕傲,才會固執的選擇射方臘的眉心,“眉間插花”是王舜臣自己的原話,我覺得只有把技術玩成了藝術的人,才會自然而然的說出這種風趣化的形容。

正所謂——

【猶記昔年白羽颼,千矢驚裂羌胡眸。

丈夫安忍老床榻,壯士豪來射鐵鍪。

烈馬踏雲飛將膽,雄虹貫日落魔酋。

鯤鵬折卻垂天翼,豈任時人笑弊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