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劉承旭的番外(二)

因為父親得罪皇帝,劉承旭深感前路茫茫,只能埋首苦幹。一介縣令雖然不是京官那般高高在上,但作為正印官,權利在手,不假於人,還是很好的。

就是這山陽縣並不好治理,自古選官之地用“繁”、“難”、“疲”、“沖”四字分定等級,劃為“最要缺”、“要缺”、“中缺”、“簡缺”,林州府屬於大臨最繁雜之地,而山陽縣是林州府的最繁雜之地。

一年之內,他已經有了方略,常常忙的都吃不下飯。

府裏傅氏倒是派人過來送飯,但送的全部是寡淡無味的,因為傅氏覺得是為了他身體好。但他是湖廣人,素來愛辛辣鹹香,愛河鮮,不愛海鮮。

就像蛤蜊湯裏的蛤蜊裏面總有一種黑色的東西,吃進去像屎一樣,他說過之後,傅氏就說都是這般做的,劉承旭也不好再挑剔了。

這樣的日子如果尋常過下去,劉承旭想大概他和傅氏就是相敬如賓吧,只是沒想到在山陽縣任上,終究還是出事了,

響馬土匪們要破城而入,據說他們已經殺了一個城的縣令了,劉承旭想自己今天怕是要交代到這裏了,他畢竟是縣令,不可能棄城而逃。

可劉家沒有後代了,如今只有送幾l個人出去,他頭一次覺得自己自私,因為他要送傅氏和一雙兒女出去,其余如蘇姨娘和丁姨娘卻是沒辦法了。

千鈞一發之際,他對傅氏道:“日後兩個孩子就麻煩你了,若我不在了,也不需要你給我守孝,你還年輕。只是兩個孩子畢竟是我們劉家的骨肉,這封信你給我娘,她會放你自由的。”

傅氏哭的泣不成聲,劉承旭看著她這樣的柔弱不堪,狠心把她推上車:“你走吧,日後別記著我了。”

“老爺,我想留下來和你同生共死。”傅氏殷切的說。

劉承旭知曉她為人心地很好,不是什麽壞人,只是能力有問題。但這個時候,必須讓妻兒平安,故而他狠心道:“你還有書昭和麗嘉,快些走吧,我要上城樓了,等會兒城門要關了,走都走不成了。”

傅氏也只好含淚走了,劉承旭看向丁、蘇二妾,心中很是慚愧,蘇姨娘還有著身子,眼睛都快噴火了,丁姨娘這個時候卻十分鎮定自若。

“家中就交給

丁姨娘管著,我要上城樓了。”劉承旭和丁姨娘對視一眼,丁姨娘堅定的點頭,顯得一點兒也不嬌氣。

大家都以為是必死的結局,沒想到山陽縣保了下來,大家劫後余生,反而是傅氏一行人沒了蹤跡。

數月之後,傅氏屍體被人撈起,臉已經是面目全非,但身上穿的衣裳,頭上戴的首飾,無疑就是傅氏。

劉承旭不由得愧疚萬分,若非是他的指令出了問題,傅氏在城中還好好地,一雙兒女或許因為太小,已經被河流不知道沖到哪兒去了。他再也無心舉業,極為愧疚,盡管所有的人都告訴他說,這樣的事情是意外。

可他就是害死傅氏和一雙孩子了,他的決策出現問題。

可他還沉浸於悲痛之中時,母親卻鬧著要給他再娶一房妻子,劉承旭十分不解,也拒絕了:“娘,這樣不好,沒有必要。”

“怎麽沒必要,你就一直意志消沉下去了嗎?你父親和兄長不知道何時才能起復,也許一輩子起復不了,難道你要一輩子都這樣緬懷傷心嗎?如今劉家之前程全部在你身上了。”娘說的疾言厲色。

劉承旭只好點頭,迎娶的是傅氏的親妹妹小傅氏,小傅氏生的花容月貌,微微蹙眉,仿若西施,眼神中又透著靈慧,他感覺到自己心動了一下。

劉承旭十分唾棄自己的行為,他沒想過自己居然會這般無恥,發妻亡故,他能和新妻歡好,這是對傅氏的不忠,自己也覺得自己不是人。

可接觸越久,他才發現小傅氏其實是庶出,她在娘家待遇並不好,傅家一邊嫌棄她,又一邊為了維持姻親關系嫁過來的,而且她性情善解人意,和自己更是心靈相通,往往一句話不必說,二人對視一眼就能知曉。

他以前的人生中,從來沒有這樣的人這般了解他,這樣的包容他。

就因為他不喜蛤蜊的黑點,她就吩咐下人抑或者是自己把那些黑的挑出來,還學會做湖廣菜,也陪著他一起瘋。

他們會一起惜花,也會一起看著月亮想心事,她從來都不說讓他附和那些仕途經濟的話,反而贊美他有風骨。

劉承旭也從中開心不少,他是真的非常喜歡她,尤其是她有了身孕之後,二人感情更進一步,情到濃時,更是沒有別人了。

即便

她生下女兒,母親微微不滿,還想再賜人下來,他破天荒的回絕了。

“兒子已經有兩名妾侍,蘇姨娘也生了兩子一女,秋君她現下生的很順利,將來調養好了,也肯定會有的,您何必太過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