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劉承旭的番外(一)

春日暖洋洋,十二歲的少年洋溢著笑容,少年和陽光渾然一體,看的讓人舒心,仿佛一點兒煩惱也沒有。

“阿旭。”院子裏另一位舞劍的少年停下,跑過去抱住弟弟。

少年名叫劉承旭,是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次子,在外求學歸來。他如此年少,就一個人出去求學,足見其膽色了。

舞劍的是劉承旭的哥哥劉承宗,他也在準備武舉,兄弟二人感情一貫很好。

只是劉家太太比起長子而言,更喜愛次子,兄弟二人相攜請安時,劉太太拉著劉承旭的手很是關切。

“聽說你在外交了許多好朋友,玩的都樂不思蜀了,如何,在外習不習慣?”

劉承旭笑道:“習慣,您放心吧,兒子和鄭兄關系很好,還去嫂子那兒蹭飯去,他們待我很好。”

劉太太問起:“可是宰相鄭姻之子?”

劉承旭點頭,見母親臉上很高興,他內心什麽都知道,卻又有點反感。他並非別人是鄭姻的兒子,才和人家交好,朋友之間最重情義,只可惜這些家中人不會懂。

故而,他不願意繼續這個話題,很快就轉到大哥身上:“聽說大哥要娶嫂嫂了,弟弟在這裏恭喜大哥。”

嫂子徐氏出自宰相門第,家族為吳中豪富,嫁妝比公主出嫁還多,人說十裏紅妝形容嫁妝,劉承旭看足有百裏嫁妝還差不多。

大哥性子安靜沉默,年少就襲了千戶之職,一心讀書習武。不苟言笑的爹還打趣大哥,說大哥適合幹錦衣衛,敏感細心又膽子大。大嫂卻仿佛和大哥性格南轅北轍,她喜歡奢靡,喜歡眾人捧著,雖然也精明能幹,但劉承旭又知道大哥喜歡什麽樣的女子。

記得那年也是杏雨紛紛的時節,母親一貫喜熱鬧,開了花宴,請了許多上京貴婦來玩,有位姑娘,相貌端麗,活潑可愛,更兼愛說愛笑,一貫冷靜自持的大哥和她碰到,還破天荒的給她指路。

可劉承旭知曉,他們的婚事他們自己說了不算,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尤其是那位女子只是一個小官的女子,就是再好,也不會是大哥的良配。

有時候劉承旭在想,娘這般到底對還是不對呢?想想還是搖頭,繼續讀書,他不過只

是個秀才,還是好生讀書為妙。

等過了幾年,他也娶妻了,這次娶的是翰林院編修的女兒,官位也並不高,但翰林清貴,是未來儲相。而娶傅氏更重要的是為了子嗣,大嫂進門六年一無所出,平日大哥也有通房,皆是顆粒無收。

他身邊也有一個通房蘇氏,其用途和娶傅氏一樣,都是為了多子多福。

傅氏進門時,性子還是有些嬌氣,劉承旭對她也頗為尊重,正如娘叮囑他:“妻子要敬重,妾可以寵,但不能愛。”

隨著傅氏進門,又一兩年無所出,劉家陷入無子的巨大的漩渦,甚至有一次,劉承旭見到母親痛苦,爹也是憂愁不已。

甚至母親還道:“難道是我們劉家做錯了什麽,所以讓我們斷子絕孫,你日後辦事不要像以前那樣狠絕了。”

父親那麽魁梧的一個人,頭一次露出難過的表情,劉承旭原本這種事情並不放在心上,如今緝拿爹娘如此。他即便讀書再辛苦,也是輪著讓蘇氏和傅氏過來敦倫。

蘇氏很快就有了身孕,生下一子,這個孩子,並未夭折,反而生的白胖,很奇怪,劉承旭並沒有為人父的喜悅,反而詭異的覺得,他是不是從此就不必天天流連於兩房之中。

蘇氏如願的被提拔成姨娘,多了兩個丫頭和兩個婆子服侍,正式有了自己的小院,對他千恩萬謝。

傅氏自然也不甘落後,也有了身孕,還生下嫡子。

劉承旭松了一口氣,借口提前上京備考,只不過沒想到途中船出了事故,他又生了重病,幾欲死亡。

關鍵時刻,有個人救了他。

那是個執拗的人,把上京趕考的錢居然拿出給自己治病,這樣的恩情,劉承旭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報答。

頭一次他覺得自己任性,為了逃脫家裏的煩惱,逃脫家裏把他當種豬,他逃也似的出來,帶的下人少,還生病被下人卷走了錢財,若非如此,他怎麽九死一生。

只是他很幸運,有人救了他。

“於兄,你我乃生死之交,我劉承旭大恩不言謝,日後刀山火海必定不負你。”

於兄卻淡淡的道:“別說這些了,我要救你,只是我家祖訓,救人於危難之中,並不圖回報。”

劉承旭滿心滿眼都是

欽佩,但眼下二人到京中已經是微微遲了些,到底趕上了會試,一並都中了,他原本一直以為自己是二甲,生病了一場,勉強考了二甲,恰逢此時父親的事情犯了,他留京極難,只好自請外放。

外放時,家中又給他納了一位妾侍,姓丁,小字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