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2頁)

聽到是吳國公劉暉,慕容德豐精彩的表情恢復了平靜,顯然,在他看來,劉暉的威脅並不大。劉暉的文才很好,幾乎可以稱得上冠絕京師,在詩詞上更與李煜並稱為“南李北劉”,但同樣的,少不了眼高手低、虛華浮麗的毛病,就算跳得再歡,也難引起忌憚。

當初在河南都政稅改發生的事情,已經讓很多大臣看清楚了這個七皇子,如今就更不會被慕容德豐這樣的重臣看在眼中了。

似乎察覺到慕容德豐松懈的氣息,劉旸語氣平緩依舊,說出一番讓他訝異的話來:“這些年,操勞國事,未嘗罷歇,著實有些疲了。我決定,向陛下請個假,暫離政堂,修身養性,過點輕松日子……”

聞言,慕容德豐眉頭當即便蹙了起來,大膽仔細地觀察著劉旸,黯淡燈光下那張臉依舊平靜而朦朧。若有所思,沉吟少許,慕容德豐輕嘆道:“何至於此?”

劉旸沉默了下,搖頭輕嘆道:“東宮這段時間,走了不少人,倒有些寂寞了!日新,可有意再到地方任職,以你如今的資望,為一道封疆大吏,是順理成章之事。”

慕容德豐眉頭皺得更緊了,腦筋飛快轉動著,思考著太子此言的用意。過了一會兒,從容拱手問道:“臣遵殿下意旨!”

“遼東道與燕山南道,二則其一!”劉旸道。

若依慕容德豐本心,自然想去遼東的,然而考慮到劉旸作此舉的出發點,遲疑了下,鄭重應道:“臣願往燕山南道。”

“好!”劉旸的回答也是簡短有力。

君臣倆又走了一會兒,一直到宣惠門,住步望著那巍峨且戒備森嚴的宮門,劉旸嘴裏喃喃念道:“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做波濤。”

聞言,慕容德豐面上露出恍然之色,嘴上同樣喃喃自語:“韜光養晦!”

劉旸斜了慕容德豐一眼,手一伸,微笑著邀請道:“乾元殿上,怕是沒喝盡興,到我的弘德殿內,再暢飲一番,不醉不歸?”

“那臣只有舍命作陪了!”慕容德豐笑應道。

事實上,在劉旸的籌謀中,不只是慕容德豐,還有一大批與東宮親舊貴族、官僚及他所看重的人才,都要在接下來逐步外放。

目的是很明確的,既鍛煉培養人才,也加強他太子對地方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同時京中也讓老皇帝看得舒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