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今非昔比

殿中靜悄悄的,氣氛幾乎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劉皇帝那聲質問的尾音仍在繞梁而響,讓人不寒而栗。尤其是劉旸與趙普,從政治智慧的角度來說,這二人是最能明白老皇帝此言中蘊含的東西了。

這大概,是劉皇帝幾十年來對太子說出的最誅心的話,也是最嚴重的質問,比任何直接的責罵痛斥都要深刻。而面對這樣的劉皇帝,這樣的問題,劉旸除了把頭深深埋下,不敢有任何回答,這等情景下,無論他說什麽,都可能刺激到悲傷與猜忌交雜的老皇帝……

而面對劉旸沉默的反應,縱然劉皇帝想遷怒於他,沖他發泄,也有些說不了口了。身邊,比劉旸頭埋得還低的便是劉文濟了,一雙手有些無處安放,心中竭力地消化著劉煦薨逝帶來的沖擊。

劉文濟對劉煦自然談不上熟悉,從小到大也就見過那麽寥寥幾次,對面說話可以說幾乎沒有,關系淡薄至此,但劉文濟對劉煦的印象卻是極深的。

這都源於他那個聰明的母親,一直便給他灌輸、分析著朝廷內外的重要人事情況,而在蕭綽眼裏,宗室之中,除了雍王,就是秦王了。如此舉足輕重的皇伯父,就這麽突然死了,劉文濟還不能理解劉煦早逝會給大漢皇室與朝廷造成什麽樣的影響,但潛意識也告訴他,很嚴重。

劉皇帝偏頭看了眼劉文濟,面無表情的,已不見絲毫慈祥,目光轉向那面才拼好的拼圖,細膩而整齊的拼縫,就仿佛他那歷經人世滄桑而裂紋密布的身心。

突然一個動作,狠狠地將圖板掀翻,光滑精致的圖塊散了一地,驚得殿中所有人都哆嗦一下,幾名宮人甚至幹脆跪下。費力地起身,動作顯得格外笨拙,喦脫見了,趕忙上前扶著。

起身站定,目光稍顯迷離,探著為顫的手,淡漠地道:“朕知道了!你們去吧,你大哥的後事,依朝制,妥善處置!”

言罷,便在喦脫的攙扶下,有些精神恍惚地往寢殿而去,留下劉旸、趙普二人。此時劉皇帝的背影,越看越覺孤單,越覺心酸,劉曉之死,哪怕心懷愧疚,尚有折賢妃那裏可去,而劉煦之死,放眼宮廷內外,竟是無人可訴,耿宸妃可葬在開封那邊。

“是!”兩名內侍都掀起垂簾了,劉旸方才反應過來,拱手應命。

“爹。”殿中的氣氛依舊是沉抑的,劉文濟輕輕地喚了聲。

看著規規矩矩、面露疑色的次子,劉旸擡手,拍了下他後背,嘆息一聲:“你先回東宮去!”

“是!兒告退!”

同來同去,劉旸與趙普一道往廣政殿而去,趙普禮節性地落後半個身位,二人一時之間都沒有作話。只不過,趙普的余光,時不時地落在劉旸身上,觀察著他的表情。

此時此刻,即便老謀深算如趙普,也不禁好奇,太子劉旸的內心寫照是什麽。適才垂拱殿中劉皇帝的表現,實在是讓人,難以自安。不過,好奇歸好奇,也只能掩藏在心中,尤其在看到太子那副寵辱不驚的模樣之時。

重新拜相的這幾年,趙普除了不折不扣地完成劉皇帝交代的任務,主持改革大局之外,便是以一個客觀的局外人身份,縱覽大漢朝廷風雲變幻。

太子劉旸顯然是趙普的重點觀察對象,而這一觀察下裏,可謂感慨頗多。早年的太子劉旸身上,有著諸多“人”的弱點,謙和乃至迂腐,寬厚乃至懦弱,沉著乃至遲鈍,總之,就差點把“平庸”的標簽貼在臉上了。

當然,隨著劉旸秉政日久,這些“弱點”都在不斷克服,事實上,等劉旸三十歲上下之後,朝廷內外已經沒人敢拿劉旸那些“不類聖躬”的缺點來說事了。

一般人,只是敬畏一個二十多年太子養成的權威,而趙普則從來沒有小瞧過太子,甚至贊嘆其聰明,哪怕藏拙的手法本就有些拙劣,畢竟表現有些著於痕跡。

到如今,當劉旸年逾不惑了,趙普重頭再看,卻發現劉旸已非當年之太子了。過去那些所謂弱點、缺陷,在太子身上已然消失無蹤,威嚴沉穩,從容內斂,渾身上下,幾乎看不出什麽破綻了。

這畢竟是一個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還是在劉皇帝的“淫威”下,哪怕僅僅沖這份年限,就值得贊嘆了。這樣的變化,趙普不知道當如何評價,或許是太子徹底進化了,從過去的“迂緩”蛻變了;或許是羽翼豐滿了,顧忌少了;又或許是劉皇帝越發老病衰弱,帶給人的威懾變小了……

但不管如何,趙普心知,眼前這個太子,絕不能輕視,當小心伺候著。趙普也不禁想到,當年初劉皇帝下封國安東之時,整個朝廷人心都定了,太子黨那些人差點彈冠相慶,直覺大事定了,太子的位置穩了。然而,當劉煦薨逝的消息傳來,這件事,才算徹底定下,畢竟,自今以後,劉旸是嫡、長、賢兼備,朝裏朝外還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再沒人能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