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黃羊平(第2/2頁)

黃羊平的鎮長名叫張巖,祖籍劍南道嘉州,也是徙邊的漢族豪強之一,到夏州已有二十三年之久,因為粗通文墨,又善交際,因此很快就混出了頭。

當然,張巖的崛起,得益於一個貴人,兗國公王侁,在王侁遊獵的過程中,機遇巧合地救了墜馬的王侁,救命之恩,自然得到了十倍的回報。

後來,隨著王侁接任榆林道都指揮使,慶祝之後,張巖又用十兩黃金與五名美女,換得了黃羊平鎮長的職位。

上面有靠山,身邊又有扈從相助,就任黃羊平後,張巖也逐漸成為了黃羊平的土皇帝。事實上,對黨項人壓制剝削得厲害的,也正是這些基層屬吏。

豪強出身的張巖,對這一套更是得心應手,在劍南的時候,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到了這邊陲,仍舊是大爺,對黨項這樣的異族,就更不需講究什麽吃相了。

那座由黃土夯築的鎮長宅,就是張巖動員了半數黃羊平男丁建造的。不過,平日裏張巖並不在黃羊平,他習慣於奔走,到夏州城聯絡交際,又王侁那層關系在,夏州官府上上下下也都給他一個面子,當然,這也與他出手大方有關。

不過,自從李繼遷叛亂之後,張巖就不得不回黃羊平坐鎮了,他也感受到了威脅,自己做了什麽事,黨項人對他、對朝廷的不滿,張巖也清楚,自然要做好彈壓的準備。

所幸,黃羊平距離夏州不遠,又有兩百戍卒以及五十名團練駐守,土城雖然矮小脆弱,卻也可以依靠,再加上治安巡卒與扈從,張巖能夠調用的人手有近四百人。而由於是王侁的恩人,負責駐軍的軍校也很配合,說二人沆瀣一氣也好,狼狽為奸也好,至少黃羊平官府,對當地還是具備一定的控制力,至少防守有余。

然而,這些都不足以讓張巖真正安心,因為幾百人的武裝,與黃羊平內外數千人的黨項人,以及周邊超過兩萬人的黨項部眾相比,力量差距實在太大了。

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張巖始終小心翼翼的,對黨項人更是嚴密監控,嚴防死守。同時,不斷地向夏州活動請援,終於,夏州有了切實的反饋,都指揮使王侁決定向黃羊平增派一千駐軍,五百騎兵,五百步卒,以彈壓當地。

而隨著這支持滿裝齊備的漢軍進駐,張巖安心了,黃羊平黨項人的蠢蠢欲動也被暫時壓制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