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

黃羊平,位於榆林道腹地,屬夏州治下,去州城約百二十裏,處沙漠邊緣,以沙灘梁地為主,輔以周遭大量的水泊,因而成為了黨項族一大聚居地。

而以黃羊平為中心的黨項部族,乃是野利部,這是黨項大部。溯黨項之源,在過去幾百年間,曾有兩次大規模的內遷,先是吐蕃崛起,迫於唐蕃相爭,徙至秦隴一帶,後是安史之亂,吐蕃入據秦隴,再度東移,長居夏綏靈慶延,待唐末,隨著拓跋李氏的崛起,徹底成為西北一方豪強藩鎮。

在黨項人的變遷之中,形成了幾個大的部落聯盟,居慶州隴山之東以拓跋部為主的“東山部”,居靈、鹽、慶州地區的“平夏部”,還有便是以野利部為主的“六府部”。

當然,隨著大漢的崛起,漢軍漢民的強勢回歸,原本的世界線被徹底打亂,黨項人崛起的進程也被徹底打斷,如今的黨項部族,被朝廷拆分得支離破碎,上層權貴被嚴厲打壓控制,下層部民也被分散遷置,二十年間,足有不下十萬的黨項人,被外遷安置在山陽、燕山、安東乃至他們的源地。

然而,這些動作,終究只是治標,未達根本,夏綏地區的黨項人,依舊以大小部落聚居的形式存在,上層首領酋長的影響雖然被盡力消除,但仍舊殘留有巨大影響。

而隨著朝廷越發嚴厲的民族政策,民族矛盾也在不斷加深,黨項人對朝廷的不滿情緒也在不斷增長,至開寶二十一年,已到積重難返的地步。

朝廷或者說劉皇帝的初衷還是好的,想要實現對黨項人的同化吸收,徹底解決西北黨項問題,維護政權穩定。政策上的強制與嚴厲,或許帶有劉皇帝鮮明的個人風格,但不強硬,根本無法推行。

只不過,很多政策出現問題,往往就在執行層面,榆林道這邊,也是如此。想要實現民族同化的目標,最好是要做到文化消滅與建立新的文化認同,中樞也降下指令,讓榆林地方官府在黨項人中推行漢字、漢話、漢服、漢禮。

然而,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現實問題卻無法得到解決。要切實推行朝廷制定的那些政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這些都是地方官府所稀缺的,即便朝廷有些政策的優惠以及相應財款的調撥,但針對幾十萬黨項人,仍顯杯水車薪。

再就是,地方上的官員,也有畏難情緒,更有懶政心理,還不乏貪汙腐敗,這同樣給執行層面增加了阻礙與難度。

不過,朝廷權威正盛的當下,對於來自京師的政策方針,也不敢公然違背,因此,做則做矣,做不做得到便是另外一回事。

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朝廷的那些政策,地方官府也是有選擇地推進執行,硬的一方面,是簡單粗暴,照章辦事,軟的一方面,則怠慢其事,甚至刻意忽略。

比如對其首領權貴的打壓,官府很賣力,因為能在那些黨項首領身上挖出財富,獲取利益。比如對其部族的打亂外遷,同樣執行得很到位,不服從的出兵鎮壓即可,外遷出境後,就是其他地方的事情。

而沒有外遷的黨項人,也根據朝廷的要求,進行了拆分重組,但也只是進行一些不得人心的人員變動,對其聚居形式、生活習俗並沒有什麽改變。

初期,不得不盡力,還有監督,具備一定的約束力,到後面,除了重要城邑周邊,其余廣地區,其改化革新、移風易俗,基本就處於放任狀態。

至於建立學校,教習黨項兒童漢字漢話,也只是在城鎮以內,像遣專人到黨項人聚居點教學,同樣也只有零星幾個點,裝裝樣子,應付檢查罷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觀原因是地方官僚們執行遲誤推諉,客觀原因,則是地方上缺少讀書人,即便有,沒有人願意到黨項聚落中去燃燒自己,貢獻學問。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到開寶二十一年,朝廷過去制定的多項民族同化政策,在執行不到十年之後,就基本宣布失敗了,尤其在榆林地區,更是流於形式,只剩一個空架子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比如燕山北道的奚族,比如已然安分下來的境內契丹人,馴化很順利,這還是得益於遼國時期中原文化的成功北侵。

榆林地區,自然有其特殊性,地域的特殊,以及民族的特殊。造成如今糜爛的局面,決策層有責任,執行層也要背大鍋,當然,黨項人的難馴與排外也是關鍵因素。

而從榆林地方官僚們那遲鈍的表現也可以反應出一些問題,他們對朝廷的那些政策,實則也不是很接受。

大概就是覺得太折騰,按照很多人的想法,對於這些內附胡族,既有先例可循,行羈縻政策,分而治之即可,何必搞出那麽多花樣,徒惹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