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闈(第2/2頁)

畢竟,劉承祐雖稱“滅佛”,但滅的是其影響,取的是其財產,奪的是其丁口,用利益來解釋,就足夠透徹了。至今,當年之所獲,皇帝內帑之中,還存有一部分。在減少社會資源控制的情況下,劉承祐還是容忍佛門的存在與發展的。

近年來,官府對佛門最大的動作,還得屬奪取淮南後,兩道大員,秉持朝廷政策,對地方的佛寺進行改(掠)造(奪),其中做得最徹底的,又是我們淮東布政使王樸。

當時,還與淮東都指揮使陳思讓起了些沖突,因為陳思讓看不慣王樸的做法,因為陳思讓極為信佛。說來也是一種現象,在當世,有諸多戎馬一生,殺人如麻,從不把人命當回事的武夫將領,篤信佛門,越到晚年,越是如此,大抵是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迷惑吧。

但是,陳思讓又豈能鬥得過王樸,最後感受到來自東京的壓力,還得捏著鼻子發兵配合布政司衙門。兩淮佛寺的整改,使得大漢再添數萬人口,戰後的恢復也得利於佛寺的財產。

同時,也因為有諸多像陳思讓這樣的軍政大臣,都對佛門抱有同情之意,使得“滅佛”只能成為一種可持續的政策方針。

“郎君,此間人來人往,魚龍混雜,實在不是你該待的地方。如今看也看了,還是早些回宮吧!”張德鈞緊緊侍候在一邊,清秀的臉上帶有一絲焦急,向劉承祐勸說道。

由不得不緊張,劉承祐此前不止一次地微服出巡,但卻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深入市井。

聞言,劉承祐不由四下看了幾眼,伸手指著周圍那些嚴密戒備,驅出一片空擋,瞪大雙眼看誰都像歹人的侍衛們,道:“你們要是再緊張些,可真要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

基本上,凡是路過的人,沒有不對劉承祐這幹人投以好奇目光的,不是沒見過達官貴人遊市,但這種表現的,幾乎沒有。

當然,劉承祐也並不怪護衛們擾了他的興致,左右他也並沒有深入民間、融入百姓的可笑想法。

稍作思量,劉承祐扭頭看著跟在身邊的周淑妃,意態輕柔地問道:“逛累了嗎?”

“大周後”為劉承祐的所獲,已經三年了,雖不滿二十,但經過皇帝的開發,也越發可人,就如春天綻放的花蕾一般,不論容顏、氣質還是身材,都透著股誘人的韻味。

不過,漢宮中的後妃,最受劉承祐冷落的,還得屬這大周娘子,劉承祐去淑華殿的次數很少。雖然能縱情聲樂,填詞譜曲編舞,不過聊以自慰罷了,深宮的寂寞總是難以抵擋的。

時間久了,生生從一活潑的懷春少女,蛻變成多愁少婦。那美麗面容之間,始終揮之不去的哀怨於傷感,劉承祐見了,哪怕他心再硬,也是會軟幾分的。

此番乘興出宮,大概是憐之,劉承祐特意召她伴駕。面對皇帝突來的召幸,小娘子是受寵若驚,也難地展露嬌顏,一同在東京市井遊玩一番,面上的愁緒都明顯消去不少。

此時,依在劉承祐身邊,聞其問,美眸有些眷戀地看向相國寺前的繁華盛景,顯然流連不已,但很快一抹黯然浮現。迎著劉承祐詢問的眼神,大周輕輕地籲了一口氣,就如夢醒一般,露出一道嬌柔的笑容:“妾也走累了,還是回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