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肅王夫妻,當真是怎麽看怎麽滿意◎

幾瞬前, 皇上將一張存票和一張寫了名字的紙張扔在禮部尚書的臉上。

紙張因對折而挺闊鋒利,一角劃傷了禮部尚書的臉。

登時就有幾滴血珠落下,在朝服上留下難看的痕跡。

“足足五百萬兩白銀, 換一個狀元名位和幾個進士名額,倒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皇上冷冷地望著禮部尚書,面上連一絲笑容也無,可見是怒氣達到了頂點。

“這樣一看, 換禮部尚書一條命,也是綽綽有余。”

禮部尚書望著眼前的存票與紙張,腦海中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喉嚨仿佛被人死死地扼住,張開嘴時說不出什麽辯白的話語,只“啊啊”地發出兩聲不解驚惶的聲音。

——這存票, 分明是他藏得好好的, 方才京郊的一處莊子上,除了他沒人知道,是怎麽被搜出來的?而那寫了賄賂人員名字的單子,上頭名字是對的, 字跡也是他的,可他壓根沒寫過!

禮部尚書惶然無措之下,下意識地望向李丞相,想尋求些幫助。

卻見李丞相用看蠢貨似的目光望了他一眼, 隨後就一臉漠然地別開目光,對著皇上低聲跪下道:“皇上息怒, 千萬別被此等貪婪宵小氣壞了龍體。”

禮部尚書此時狼狽跪在皇上腳前, 就是有八張嘴也辯白不清這名單——李丞相自然以為, 是禮部尚書自作聰明, 想要捉人把柄, 才將名單寫下,罵他愚蠢的同時,比方才放棄康國公還要痛快。

想到這,禮部尚書愈發慌亂,膝行上前,拉住龍袍的一角開始喊冤。

“丞相關心於朕,朕自然記在心中。”皇上火眼金睛,未曾錯過方才禮部尚書的求助目光,將禮部尚書一腳踹開後,背手行至高台:“朕亦十分擔心丞相身體。”

“故而……此次春闈之事,就不必丞相協助了。”

幹脆利落地斷了李丞相參與此事後,皇上心中憋著一股火,直接在朝臣中指了幾人:“本次事件,由刑部尚書負責審訊,魯國公主理,並靖北王世子、安樂伯、甄太傅、吏部尚書一並協助。”

均是在朝中尚且處於中立一派,且後輩中無人參與此次春闈。

說罷,皇上話語微頓,瞧了一眼清思殿門口,補充道:“還有肅王,亦在協助之列。”

這話讓太子與武王俱是一驚,未曾想謝錦安被委托的第一件大事情,竟是春闈之事!

景州之事才歇,對地方官員多有調動調整。而這春闈之事如今暴露,被追查下去,清洗的……可就是朝中官員,不少都身居高位。

皇上此番委以肅王職責,是對太子武王極度失望,還是改變主意,有意提拔肅王?

諸位未曾參與春闈之事的臣工,都不約而同地在心中揣測聖意。

諸多猜想之中,惟有一點是共通的:要是肅王是個有心人,趁此機會,可是能籠絡不少人心呢。

當下便有心思活絡的人打起旁的心思。

李丞相則是和太子對視一眼,彼此都稍稍松了一口氣:有了康國公與禮部尚書兩人擋在前面,隨後再細心運作一番,絕對能將他們從明面上清清白白地摘出去,暗地裏皇上自然會有所懷疑,但為著皇家顏面,為著父子情分,想來懲罰不會過於嚴厲,小懲大誡加上一段時間的審視敲打之後,就會重新重用起太子來。

畢竟,太子到底是名正言順的嫡子呀。

皇上按了按自己的眉心,從各懷心思的臣子中路過,重新審視了一邊自己的安排,覺得無甚差錯後,施施然繞過狼狽的太子與武王,在禦桌前落座。

“喚肅王與羅壽進來……”皇上才張開口,就見羅壽神色匆忙緊張地進來,向他行禮道:“稟皇上,祈天台掌事求見,說有要事稟告。”

“傳。”皇上眼中劃過一抹驚訝,腦海中瞬間劃過昨晚在祈天台上的一個場景——他因微染風寒,在手握線香時,微微咳嗽了兩聲,便感覺手中特制的小指粗的線香,比往年顯得脆弱許多,好似再握一下,就會忽地斷裂。

指尖恍惚又傳來線香脆感,讓皇上心中難得湧動起不安。

下一瞬,祈天台掌事步履匆匆進來,面色一片煞白:“奴才見過皇上——皇上!今早奴才循例巡視祈天台,竟發現、發現昨日的線香,它、它斷了!”

這話出口,殿中一片嘩然。

這消息如山巒碎裂一般沖擊著在場諸人,令所有人面上都出現一瞬的空白神情。

凡祭祀祈天這樣的大事情,所用的線香均是特制,燃起時檀香裊裊,粗如小指,放在無風無雨的大殿之中,能燃五六天之久。

還從未有線香第二日就忽然斷掉的情況。

線香斷、天不應、心不誠……

皇上好容易緩和一點的面色,頃刻間如暴雨前一般黑雲密布。要是手邊還有一個酒盞,指不定就會被順手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