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太子與武王想在明面上被摘出去,可沒那麽容易◎

回完這一句話, 刑部尚書擡眼看了一邊面色難看的禮部尚書,平靜冷漠地離開。

雖說昨日他們還聚在一起小酌了一杯,但皇命難違, 這樣好的晉升機會,他怎麽能不抓住呢。

李丞相微微側首,如針如芒的目光射向禮部尚書。

後者在接到這樣的目光後,緩了緩因氣憤恐懼而變急促的呼吸, 整了整面色,對著皇上叩首道:“請皇上明鑒,微臣冤枉呀!”

這是他與李丞相早就商議好的退路——春闈的確是他主要負責操辦的,要是往後春闈受賄之事不慎敗露,他是一定會被牽連進去的。禮部尚書並不是蠢人, 所有受到的賄賂, 都不經過他手,反而用旁人的名字,寄存在錢莊之中,惟有存票被他放在無人可尋之處。一朝東窗事發, 只要他一口咬死自己並沒有收受賄賂,那麽搜查無果後,刑部就會將重點放在其余協助的官員與考官之上。

畢竟這場春闈進行時,因皇上的目光都在景州匪禍之上, 除了他,還有不少人都做了這不能言說之事, 還不如他做得周全。

到最後, 他惟有一個失職之罪。而有李丞相的暗中扶持, 即便被降了官位, 也能在後面幾年重新晉升回來。

皇上明顯厭煩了這樣空口喊冤的場景, 冷淡道:“等侍衛搜完了你的府邸,若真是冤枉,朕自然會還你一個公道。但是,你這失職之罪,是如論如何都逃不掉的!”

禮部尚書挺起胸膛,恨不得當場起誓。

宮外頭搜查的侍衛隊,一直查到天明,還未曾回來。

有許多本就內心有鬼的人,登時就驚慌起來:若真的什麽都沒搜到,應當早早就回來了,搜查了這麽些時辰還沒回來,可見是……搜到了不少不該見人的東西。

大家都是硬生生熬了一夜沒合眼,一是怕得睡不著,二是皇上還在上面睜著眼,實在是沒敢睡。

如此又過了兩個時辰。

眾人眼中布滿紅色血絲,肚子都不約而同地咕咕叫起來。

掐指一算,原來已經是將近辰時,該是用早膳的時辰了。

羅壽輕輕提著腳步,從門口走到皇上身邊,輕聲道:“皇上,皇後娘娘一直……”在後殿求著見您。

尚未說完這話,他就見皇上擰起眉頭,從善如流地改了口:“太後娘娘今早起身,得知清思殿至今未曾散宴,更知曉昨日侍衛出宮搜府,頗為心驚,故而派了李公公前來問詢。”

“你親自去告訴李公公,不是什麽大事情,只是事出緊要,這才直接封殿。”皇上對太後一向孝順,說起這話時面色溫和不少:“莫約還不到午時,這件事情就能解決,等到時候朕親自去壽康宮一趟——你讓李公公告訴太後安心,一定要按時用膳,不能為此影響自身安康。”

頓了頓,他似想起什麽,對羅壽道:“讓肅王速速趕來清思殿……要是酒還沒醒,就算了。”

而李公公與羅壽公公得命離開清思殿的時候,正和一群手捧大小迥異、上鎖木盒的侍衛們擦肩而過。

他們彼此對視一眼,皆是心驚膽戰:皇上方才說的那樣輕松,不過是……哄太後安心罷了。

若記得沒錯,今年春闈的二甲進士中,可有一位算是太後母家的表親呢。

*

琥珀說到這就收了口,竊笑道:“羅壽公公過來傳皇上口諭的時候,王爺正在給王妃掖被角呢,被驟然打斷,倒有些不高興的模樣。”

“莫約是昨日的棉花錦被太厚了的緣故。”顧菀粉面染紅,清淺一笑,忽而問道:“你說王爺有些不高興,可有在羅壽公公的面前露出來?”

“王爺出去見羅壽公公的時候,神色如常,十分客氣。”琥珀搖了搖頭,搖完就似明白了什麽,噤聲道:“王妃放心,方才那樣的話,奴婢不會再說。”

這要是傳到外人的耳朵裏去,再被添油加醋一番,豈不是成了王爺對皇上不滿?

顧菀對琥珀露出個讓其安心的笑:“你不必緊張,我只是擔心王爺,才有此一問。這樣的話,就像現在這樣,咱們私下裏說一說,就蠻好的。”

要不是琥珀,她還不知道今早迷迷糊糊中感受到的觸感,原來是謝錦安在為她掖被角呢。

除了生母袁氏,這些年來,已經少有人這樣做了,頂多便是莊子上過年節時,老夫人做過幾回。

“將備用的衣裳拿來,待用完早膳之後,你與昨日暫時被撥來淩霄居服侍的宮人們都訓個話,只要老老實實地呆在這兒,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不亂嚼舌根,離開時每人賞一月的月例。”顧菀想著今日必定波瀾十分的朝廷諸事,深深吸了口氣,將要注意的事情都安排下去:“再派人時時注意著外面,預備太後的傳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