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完)(第5/5頁)

“今年擴招了嘛,我覺得我還是挺有希望能考上的……我報考了上海大學的經濟學院。”

“我報的東華大學的高分子專業。”

“希望能考上。”

【那會兒很瘋狂,1998年我國高校有1022所,到2012年達到2442所,增加了1420所,每三天就能誕生一所大學,堪稱奇跡。】

【同樣有利有弊,所以後面教育部開始刹車減速。】

【然後,現在提倡的是讓普通本科向應用技術本科轉型,也就是說,開始重視起了職業教育。

【除了大學之外,大專、高職等等也都規劃在內。】

【畢竟現在產業轉型,各種產業鏈上都需要接受過教育的素質更高的“藍領”…………

……

“㈨_[(”

當國家需要工程師的時候,就大力發展工科,當國家需要高素質藍領的時候,那政策就會往這方面傾斜。

嬴政和劉徹等帝王開始思考現今的大秦、大漢等需要的到底是怎麽樣的人才。

“生於南為橘,生於北為枳,不可一味照搬後世。”

也有眼尖的人發現了後世考公的細節。

東方朔恍然大悟:“陛下,原來後世的科舉是要等到大學之後才能參加啊!”

也就是說,如果不上大學,可能連科舉都參加不了。

而且似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去參加科舉。

難說陸小柒一直強調的是“高考”的重要性,而非“考公務員”的重要性。

東方朔琢磨了一下“公務員”這個詞,笑道:“此詞甚妙。”

民間的老百姓們依然還沉浸在“找職業”的樂趣裏不可自拔。

“看,那不是廚子嘛!居然還有專門的廚子學校。”

“他們連做飯都有人教啊。”

“別說,要是現在有這樣的學校,我可要去學校門口守著搶人去!”開食肆和酒樓的東家笑道。

好的大廚多難找啊。

“爹,爹,那是木匠啊!”

也有女性開心的歡呼:“那是刺繡吧?還有裁衣!”

“還有那個,不就是工地上幹活的麽,臟兮兮的,居然也有學校教這個?”

大家只覺得大開眼界。

原來這些如今看來實在上不了台面,被歸類為“工”和“雜役”的行當,在後世都是可以堂堂正正的進入到學校學習的!

讀書人這個詞語,似乎一下子就從神壇上被拉了下來。

不再神聖,但卻變得更加的親切、觸手可及。

所有人心中對於職業階層的偏見似乎一下子就被顛覆了。

深植於心底的“士農工商”在連續不斷的仙畫轟炸中早就被連根拔起,只剩下一兩條根須還在死命掙紮,但眼看已經無力回天。

……

【教育,貫穿了每個現代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

【我們也在教育中汲取到了支撐起生活的能力以及引領人生的智慧,從而讓人生能夠變得更加輕松一點,順遂一點。或許,這就是教育的實際意義。】

【好了,這次的視頻就到這裏,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