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十二)(第3/4頁)

毛坦廠其實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南方小鎮。

一條主路,兩邊兩三層的民房,半空中還能看到一些電線縱橫交錯。

平平無奇。

但這個小鎮上卻極多人往來,熙熙攘攘,而且路兩邊的商業也非常的發達。

這一切都得益於專門跑到這裏讀書的學生。

或者精準一點的說,是復讀生。

【招收第一次高考失利的復讀生,是毛坦廠中學在全國出名的原因。】

【2022年,這個學校招收了102個復讀班,總數超過了15000人!而且學校規定是一定要讓家長陪讀的,不允許生活起居這樣的事情浪費孩子時間。】

【於是,這三萬多人擁擠在這個小鎮上,也成為了這個鎮子的經濟支柱。】

【毛坦廠鎮政府也是很上道的,鎮內不允許開設任何網吧、桌球室這樣的娛樂項目,全心全意的為高考學生和家長服務。】

在毛坦廠中學復讀的學生,看上去都有些憔悴。

他們完全無暇去顧及到自己的外表,穿著也很樸素,臉上滿是青春留下的痕跡。

“我們是外地的,特意來這裏復讀。這裏教得更好。”一位母親在鏡頭前傾訴,“我辭了工作,陪她過來。現在就在鎮上面開設的服裝廠做點短期工。”

“工資不高,不過能賺一點也是好。這裏什麽都貴,學費貴,房租貴,買菜也貴。”

“學費幾l萬塊,我們都是找人借了一點才能拿出來。”

“你說辛不辛苦?那肯定辛苦啊,孩子也苦,我們也苦。但有啥辦法?高考就是這樣,差一分就去不了想去的學校,那還是現在拼一點吧。”

“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還是值得的。”

【毛坦廠之所以吸引了這麽多的復讀學生和家長,是因為他們的升學率很高,連續九年,高考過本科線超萬人。】

【但是,這樣的成績,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取得的。】

【需要超級抗壓的心理以及忍耐能力,一遍一遍的刷題,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持續整整一年的時間。】

路小柒又放了一張毛坦廠中學的作息表。

這裏的復讀生們每天普遍學習達到了十六個小時。

“我們早上五點半就起床,六點二十要到教室,午飯和晚飯各留四十分鐘解決,其余的時候都在復習。每天晚上回去都要快十二點了。”一個從外地趕過來復讀的學生如是說。

“我們不能用手機,不能上網,不能遲到早退,否則就會被學校警告甚至是開除。”

他的眼睛裏帶著疲累,但也有些希冀的光。

“如果你不這樣的話,老師會認為你不夠努力。你自己也會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家裏花那麽多錢。”

正好到了中午,他陪讀的媽媽來送飯。

就在中學門口,一張張的小板凳,排成了一條長街,就這樣坐下吃了起來。

板凳的一邊是父母,另一邊是孩子。

……

天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

夫子們聚在一起,看這毛坦廠鎮的模式看得津津有味。

“這不就和咱們這兒類似嗎?只是更加熱鬧,規模更加的大。”

整個白鹿洞所在的縣鎮,也因為前來書院求學的各地學子們變得很熱鬧。

多了很多書肆食肆,還有一些印刷坊紙墨坊之類的作坊,可以說縣鎮上很多人都是靠著書院在吃飯的。

不過,他們這兒的學子極少有父母跟著一起來陪讀的,但有帶書童和仆人的。

顯然後世似乎已經沒有了奴婢的存在,而且很多去求學的都是家世極為普通之人。

山長悠然道:“父母之愛,為之計深遠。倒也可敬可佩。”

雖然他覺得自己照顧自己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做到的,但父母願意為了孩子的課業可以做到這個程度,山長還是有些感動的。

而書院的學子們看了後,很是有些慚愧。

有的想起了父母,有些哽咽:“我來這裏求學,就是我娘天天繡帕子,繡得眼睛都要瞎了,攢了好幾l年才攢出了我的路費。待我日後出人頭地,一定要好好報答爹娘的恩情。”

有人看到那些無比刻苦的後世高考生們,痛下決心:“連他們這些小孩都知道如此努力的鉆研學業,我若是還不知上進,豈不是沒臉見人!”

等仙畫

結束後,他立刻看書!

當然了,肯定也有反對的聲音。

朝中一位大臣緊鎖眉頭,語氣中稍微帶著點不屑:“為了科舉而科舉,為了考試而考試,這些人裏出不了真正的英才。”

言語中透著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天真與殘忍。

……

【到了高考那天,毛坦廠的送行儀式也蔚為壯觀。】

【可以稱得上是一景,置身於這樣的場面中,即使是外人,也會覺得心潮澎湃。】

有父母跑到了鎮子上的幾l棵大樹下去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