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十二)(第2/4頁)

趙普思索一番,搖搖頭:“恐怕不是。按照後世的學校設定,他們應有兩場考試需要重視。”

另一臣子補充:“一為中考,從初中進入到高中,此次考試可以刷下百分之四十的人,不可謂之不重要。”

“不錯,還有這高考,應是高中再升入大學。”趙普點頭道,“後世的大學似乎與咱們的太學和國子監等類似。”

也就是說這些學生還是要繼續讀書的,而不是立刻授官。

趙匡胤感嘆道:“的確是復雜,但似乎也頗成體系。”

“暫且先看下去吧,其余的咱們後續再議。”

……

【除了無憂無慮的幼兒園三年之外,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二年的努力似乎都是為了

高考。】

【考上了好的學校和專業,

人生的路陡然變得寬敞順遂,

考不上,雖然也不至於人生再無出路,但肯定會繞很大的彎子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曾經有一個紀錄片曾經跟蹤采訪過幾l個孩子,花了六年的時間。】

一個孩子是出生在北京的富裕家庭。

她從小教學資源就很豐富,中學很輕松的進入了中央美院附中,除了正常課業之外還能經常接觸到很多藝術前沿訊息。

但她卻選擇了輟學,在父母的支持下選擇開了一家小酒吧。

六年後再拍她,她從德國留學回來開了自己的藝術公司。

一個孩子出生在小鎮上,家境普通,典型的小鎮做題家。

高考失敗兩次,他選擇了繼續復讀。

“那就再賭一年,反正也不差你這一年了”他母親安慰他,那是一個在工廠做零工的女人,“沒有文憑,找工作很難的,找也找不到什麽好工作。”

終於,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最終考入了一本。

六年後,他留在了武漢,後來又買了房買了車,最終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

最後一個孩子,出生在貧困山區,而且還是個女孩。

十二歲的時候她才上了二年級。

“女孩子是要嫁人的,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這是她爸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六年後,她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回到了山裏面,被父母嫁給了自己的表哥。

面對鏡頭,她的眼睛裏再也沒有了光。

【那些早早就可以被家裏送出國留學的富二代,或者是學習好到可以直接被保送的學神們暫且不論。】

【第二個孩子,假如高考失敗,恐怕過的就是另外一種人生。】

【高考,就是懸掛在華夏每個高中學生頭上的一把刀。】

一個嬰兒出現在天幕上。

他正在天真的懵懂的吸吮著自己的手指,十分愜意。

在他的上方,懸掛著一個倒計時:

“距離高考還有6470天。”

鏡頭一轉,來到安靜的教室裏,所有的學生都低著頭在刷著試卷。

在身後的黑板上,有著大大的粉筆字:

“距離高考還有35天。”

……

這倒計時一出來,所有人都直面了來自於後世高考的壓力。

充分體驗了一把緊張刺激感。

有本身就即將臨考的學子們直接抽了一口涼氣,差點就趴下了。

“這後世的高考,似乎比咱們科舉還嚇人呢。”

反正他們是不會有這種氛圍的,就是那種身邊人全都督促著緊盯著的感覺。

太可怕了!

而那三個人的六年變化對比,也讓他們唏噓不已。

“看來後世也不是完全美好,很多事情和咱們這兒也一樣。”

“出身權貴,前途早就定下,無需擔

憂。出身普通,就要拼命爭取,出身貧困,那就無法翻身。”

人群中響起了反對聲:“那當然不,那個通過高考改命的,若是放在咱們這會兒,連科舉的資格都沒有!”

一個做短工的家庭,想要供出讀書人?

做春秋大夢吧!

魏晉。

謝安對幕僚點評道:“這就是父母眼界的重要性。即使再苦再窮,但也要讓孩子去再讀一年書,去參加高考。”

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改命。

他對那個孩子的母親很是敬佩,這樣的堅定,即使比起很多世家婦都不遜色了。

想到這裏,謝安一愣,旋即自嘲的笑起來:“你看,後世連一做短工的婦人都能有此見識,這不就更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嗎?”

教育,的確是能打破階層與階層之間的距離啊!

謝安只覺得又高興又憂愁。

……

【畢竟,大部分的普通人們,包括UP主自己在內,都是小鎮做題家。都希望能夠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人生的命運。】

【於是,我們誕生了毛坦廠中學這樣的模式。】

【整個鎮子,就像是一個教育工廠,從上到下的大部分人,都是圍著高考在轉。】

【毛坦廠位於安徽六安,它之前本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子,人口大概有五萬人左右。但是!本地人也就兩萬出頭,其余三萬人裏面一大半是前來復讀的學生和家長,另外一小半是沖著這些學生和家長過來做生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