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六)(第3/4頁)

“那是,科舉舞弊可是殺頭的大罪!”

西漢。

董仲舒有些驚訝:“沒想到後世的那些朝代居然將科舉進行到了這個地步!”

嚴格好啊,嚴格才說明重視,才能更大的保障公平。

他大開眼界,同時也感到有些欣慰。

劉徹也在宮中沉思:“此法甚好,只是不能貿然推行。”

本來推行科舉就已經是動了一部分人的飯碗了,若是一下子就變得那麽嚴格,那肯定有人要不滿。

雖然他倒是不懼,但是現在是和匈奴交戰的關鍵時候,朝中能少一事也是好的。

等他騰出手來,再好好整治一番也不遲。

武周。

上官婉兒對著武則天盈盈頓身,笑道:“陛下,這封彌之法可是自您這兒起的。”

糊名,也叫封彌。

武則天自然也有些欣喜,這說明自己的這個小小的創舉得到了後世的認可,是明智之舉。

她輕輕頷首道:“可將此法推行到全部的科舉考試之中。”

現在封彌法還只用在吏部的選人試上面,正好借著仙畫的東風完全推行開嘛,連阻力都可以無視了……

【不過,科舉制度的巔峰,還是得看明清兩朝。】

【科舉之嚴格,在明朝發展到了頂峰。科舉考場上如果出現了舞弊案,那絕對是驚動朝野的大事,從上到下會有一大批人為此而掉腦袋。】

明朝。

太學的門前,一群北方的學子正在靜坐。

金陵府尹和禦史前來,為首的人悲憤提出他們的要求:“我等要求徹查此次科舉舞弊!榜上52人,皆為南人,卻無一人是北人。南方之地,文風固然興盛,但我北地學子,卻也不是只會騎馬舞劍的蠻人!”

他身後之人義憤填膺

的喊起來:“不錯!此事必然另有乾坤,我等跪請陛下為我們北地學子主持公道!”?本作者火星少女提醒您最全的《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盡在[],域名[(

結果,復核官員得出的結論卻是一樣的。

朱元璋大怒,將這次的主考官劉三吾流放到邊疆,然後將其余幾名考官處以淩遲之罪。

他自己又選了五十二名進士,這次的上榜之人,全是北地學子。

【這件事情其實是很蹊蹺的,因為主考官劉三吾在歷史上的名聲其實很好,《明史》對他的評價很高。而且當年他八十多歲了,根本沒必要搞舞弊讓自己晚節不保。】

【而且,那些原本上榜的南地學子後來並沒有受到牽連,還是照常當官了。這根本不是對正常科舉舞弊案的處置。】

【所以,史學家們認為,這應該是朱元璋對北地和南地之間的政治格局所做出來的一次平衡。因為南方與北方,在明朝建立之初就有著深深的裂縫。】

【這種裂痕可不是咱們現在談論一下到底豆花和粽子吃甜還是吃鹹,北方人冬天洗不洗澡,南方為什麽沒有暖氣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當時的南地和北地在元朝統治的時候,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北地幾乎都是少數民族,對教育並不看重,戰場也往往都設置在北方,一趟趟的戰爭將北方的經濟毀得差不多了。】

【而南方,相對更加的富裕和安寧,之前的北方士族們也都往往去到南方避難。】

【從經濟到意識形態,都簡直不像是在一個國度裏面。】

【這也是朱元璋從上到下,從禮儀到穿著的衣服等等都要統一形制的原因之一,為了重塑華夏!】

【這次的舞弊案,也被稱為“南北榜案”。】

【後來,明朝就分了南北卷,後來又增加了中卷,按照地域劃分來取士。南方地區錄取55%,北方地區錄取35%,中部地區錄取10%。】

【朋友們,這就是現在咱們的高考分省錄取的雛形啊!】

【扯遠了,就說這件事,而不管從哪個角度,這也能看出明朝對教育,對科舉的重視。】

【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

明朝。

禦書房的氛圍有些沉重。

南北榜案發生在洪武末年,現在還沒有這事兒,因此朱元璋和朱棣等人並不是因為這個而沉重。

他們只是想到了南北之爭,如今早有端倪。

朱棣嘆道:“北地尤其是幽雲十六州自宋朝時就被外族統治,幾代下來,許多人對華夏正朔早無感情。所以張弘範雖為漢人,但在崖山滅宋之時卻並無任何感慨之情。”

“而南地,先是晉朝的衣冠南渡,再是南宋,一直都是錦繡膏腴之地,且遊離在元朝統治核心之外。”

思維上的差距,還有經濟上的巨大差距,這才是南北兩地最大的裂痕所在。

朱元璋道:“朕重

塑衣冠,的確是有這個考量在。”

朱棣立刻躬身:“父皇聖明!”

朱元璋矜持的點點頭,有些感動,又有些小小的得意:“仙畫在此事上,倒是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