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想富,先修路(完)(第2/4頁)

他這番話,招來了旁人的側目,尤其是霍去病小少年的眼神,都帶上了那麽一絲絲的鄙視。桑弘羊輕咳一聲: 這可是求著別人賣的生意,那別人多賺點兒,也很正常。劉徹道: “所以,最好還是自己有。”這後世國與國之前的狀態看上去很和平,實際上卻博弈不斷,復雜極了。

但是卻很有趣。

桑弘羊立刻道: 所以也不能太貴,免得讓對方生出自己造的心來。這下,大家看他的眼神還帶了些提防。

果然無奸不商。

桑弘羊不以為意,這做生意的事情,裏面的學問其實可深著呢。桑弘羊很樂在其中。

而且他早就發現後世這些國家之前的博弈就挺有意思,很多都不再以戰爭的形式出現,而是以貿易的形式出現。

他心中不是不喟嘆的,這才是像自己這種人的價值所在啊!

【之後,計劃中的大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咱們一想,這不行啊,老花錢了,還是得自己搞才行。國內終於下定決心要造自己的盾構機。】

【根據這些年的經驗,當華夏說要做成什麽事情的時候,最好是當真,因為它真的往往能做到!】

【三年後,首台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國產盾構機下線。十二年後,國產盾構機銷量一躍成為全球

第一!】

【20022年,盾構機實現了全部國產化。】

高大寬敞的車間內,工程師和工人們正在喜氣洋洋的慶祝新建造的盾構機下線。它叫

京華號。總設計師對記者道。

開挖直徑達16.07米,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

被塗上新裝的京華號安靜的放置在車間內,看上去有五六層樓那麽高,絕對的龐然大物。即使它不動,也能夠想象出它在工作時爆發出來的威能。

鏡頭拉升。

城市從黑夜中醒來,路面上的一切都開始忙碌。人們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但是視線往下再往下,穿過土層,在照不到光亮的幾十米之下的地底,卻有著許許多多的盾構機也正在盡職盡責的工作。

為城市的建設貢獻出力量。

【用二十年,追上了百年的落差。】

【盾構機如此,高鐵也如此,其他方面也如此。】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西北、西南地區很多千年都不通路的地方終於被連接在了一起。】【隧道擊穿了西北和西南的一眾山脈。】西部的高聳山脈又一次出現在天幕上。

不過這一次的主角不是在邊疆的喜馬拉雅等,而是位於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中間的——祁連山脈、昆侖山脈、秦嶺山脈。

盾構機正在辛勤工作。

一條條超過兩萬米的隧道也最終呈現在人們面前。

最長的新關角隧道甚至達到了32690米!

它連接了西寧與新疆。

【很多年前,翻越這些山脈可能需要火車迂回盤旋幾個小時,但是現在,隧道直通,十幾分鐘就

可以到達山脈的第一邊。】

徐霞客生起了一堆火。

這蜀山之上,可真是夠冷的,不生火對付不過去。徐霞客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自己來到了後世,看到氣勢磅礴的盾構機正在蜀山的山腹中穿行。蜀民們和他這樣的旅行家,順著盾構機開出來的隧道,來往於蜀地與中原之間。即使在夢中,徐霞客都笑出了聲。

蜀山沿途和深處還有一些土著部落居住,他們不與外界往來,還相信著巫的力量。

她的手已經如枯枝一般,但這些年少的男女們卻有著烏黑茂密的頭發以及閃亮平整的肌膚。巫緩緩開口: 不,這不是神靈的力量,這是凡人的力量。少男少女很疑惑的看著她。

巫笑了笑,堅定的道: 這就是凡人可以做到的力量。但是,只有學習更高深的知識……巫娓娓道來,

她老了,她可以死在這深山裏。但是這些孩子們不能像她一樣,終身被困在這兒,他們要走出去。

巫有預感,這天下即將迎來一場巨大的變革。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選擇是對的,還是錯的。

她希望是對的。

【以往,山谷之南與山谷之北的居民對岸而居,卻終生無法相見。如今,一座座的橋梁跨越山峰,大自然造成的天塹變成了坦途。】

【華夏古代,曾經有很多漂亮的橋。】

【趙州橋、洛陽橋,其技術都領先於世。】

各式各樣的橋出現了。

有皇家園林中雕梁畫棟的精致木橋,有江南傍水小鎮中的樸素石橋,還有可遮風雨的廊橋....最後定格在洛陽橋上。

洛陽橋不在洛陽,而在泉州。它是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建成於宋仁宗時期。

導遊對著遊客們講解:“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也是個奇人。他為了讓這個橋更牢固,不被風浪吹走,就地取材,在橋墩上種了牡蠣,也就是生蠔。生蠔貼著石頭一層一層,而且還能夠吐出粘液,生蠔長得越多,這個橋基就越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