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上可九天攬月(十)(第2/4頁)

一行人又聊起那消失的十天,做出了各種猜測,有人竟然扯到了鬼神上面,言之鑿鑿,頗多揣測。

徐弘祖笑道: “仙畫既然現在是在講歷法,那肯定是因為歷法上出現了錯誤,才導致消失了十天。

另一邊。

祖沖之和郭守敬隔著不同的時空,幾乎是同一時間脫口而出: “我知道了!和閏有關!”

祖眶有些不解,問道: 不是說太陽歷沒有閏月嗎?

祖沖之笑道: “既然月亮的周期如此復雜,那太陽的周期肯定也不會是365天整。就看他們後面是怎麽解決的了。

果然,就聽到仙畫說——

【但是,和根據月亮周期計算的陰歷一樣,太陽歷也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用的時間精確的來說是365.2422天。當一年一年過去,小數點後面的數字逐漸累積的時候,歷法和實際的天時又對不上了。】

1582年。

教皇格利戈裏十三世拿著精致的單筒望遠鏡正在觀看著天象。放下望遠鏡,他的表情有些凝重,旋即就招來了一群紅衣主教來議事。

教皇道: 之前有些孩子反應,根據神的旨意進行播種,但是趕不上天時,出現了問題。經過我的觀測,我發現歷法的確是出現了某種錯誤,和記載中應有的天象對不上。

神的旨意,指的就是歷法的指導。

紅衣主教們紛紛表示,自己也收到了一些信徒的反饋。看來這並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

他們立刻行動起來,翻遍了各種典籍,又召集了教會裏的天文學家。最後有人喊起來: “我知道了原因。”所有人都看向他。

他吞了口口水,怯怯的

道: “哥白尼的《日心說》相信眾位都看過,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實際上要比365天長一點點。

哥白尼!

四周瞬間陷入到了安靜之中。

最後,有一名主教皺眉道: “但我們已經增加了大小月,應該可以抹去這0.25天的差距。”

“但實際0.25天也是不精準的。即使只相差0.001,但從公元前46年到現在1582年,一千多年累積下來,就會形成很大的誤差。

教皇沉默了片刻,嘆一聲: 重新修歷吧,這是神的旨意。所有人都低頭在胸前畫十字。

天文學家們被召集起來,開始根據日心說的數據來重新計算,重新編了歷法,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誤差已經累計到了十天。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日歷上將這十天抹去。之後的日歷再根據我們的新歷法來。”教皇采納了這條建議。

於是,1582年的10月4日後面直接就跳到了10月15日。【這少掉的十天就是這樣來的。】

【而根據日心說重新計算出來的新歷法,這就是一直用到現在的公歷。因為是格裏高利教皇下令編寫的,因此也被稱為“格裏高利歷”。】

【格裏高利後來是怎麽解決小數點後面多出來的天數的呢?】

【他設置了“閏年”,每400年設置97個閏年,逢閏年就是366天,比往常多出一天。】【2020年就是閏年,明年2024也是閏年。】

“所以其實這太陽歷也不是特別的準,和咱們的陰歷差不多嘛。”“就是,就是。”

百姓群中響起了竊竊私語。

大家都覺得扳回了一城,剛才生出來的“自己的東西原來是落後的”那種羞慚感可真是不太好受。

當然了,天文學家們可以明智的看待這兩種歷法的不同。

李淳風就正在給李世民和眾位大臣們解釋: “照這樣看,太陽歷的好處在於可以直接讓農人們知道什麽時候種地和收割,不需要二十四節氣,比較簡單。

但是咱們的陰歷加上二十四節氣,同樣可以做到這個效果。

“這兩者並不能說哪個更好,主要是看算得準還是不準。”李淳風

又道, 不過,陰歷可以反映出月亮的盈虧朔望。這一點是太陽歷做不到的。

李世民和群臣們表示懂了。

所以,關鍵只在於算術,和方法無關。秦朝,

贏政對胡毋敬冷冷道: “新的歷法,就以大秦建朝的那一年開始算起。就用陰陽合歷!”

既然他們可以用供奉的神來作為紀元的開端,那他也可以用大秦的建朝之年來作為新歷的開端。

那神,大秦子民可不認!

至於後世,只要大秦的兵甲足夠勇猛,足夠強壯,只要大秦、華夏可以一直屹立在山巔,自然不用管那西方如何想。

或許,到時候改歷的就該是他們了。

【現在咱們是公歷和農歷並行。農歷的話,每年都要公布新的信息,包括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精準到分鐘,公布重要的天象時間等等。】

【這個事情是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來維護的,所以也被稱為“紫金歷”。】紫金山天文台的觀象台上還有著明朝制造的精美渾儀和各種天文儀器。但是進到裏面的展館,卻是全然的現代化設施。一下子就從古代邁入到了現代。鬥轉星移,日月變幻,這片天文台卻依然在星空下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