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可九天攬月(六)(第3/5頁)

“我今天去倫敦天文台參觀,看到了有小朋友帶了這樣的一張明信片。”

她舉起來給大家看,明信片是一副抽象畫,畫上面是一個穿著旗裝的女性正在舉著單筒望遠鏡看向天空。

“這張畫面明顯就是很有東方色彩對吧?好奇之下我就去問了那個小朋友,結果他告訴我,這是咱們國家清朝時候的一個女天文學家,叫王貞儀。

“天啦,作為華夏人我居然完全沒有聽過她的名字。”

“回來後我查了一下,發現這位姐姐有點牛,不僅是天文學家還是數學家。她被《NATURE》列為‘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性科學家’。美國很多科普書籍還將她列為‘先驅者’,以及五十位改

變世界的傑出女科學家。

“我太慚愧了,居然還需要外國人來為我科普。”這才應該是咱們女性的楷模。

清朝。

王貞儀自然又面臨了一波來自於親戚們的熱烈追捧,一向大方的她甚至覺得有些臉紅。她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擔不起如此的贊譽。

這時候,平素對她總是帶著淡淡同情和譏諷的嬸嬸將自己的小侄女推過來她這邊,熱情的問:貞儀,你有時間的話,也教教你小侄女,省得她天天只知道在屋內待著。

這個向來靦腆的小女孩望著王貞儀,眼神中流露出崇拜之情。王貞儀忽然就明白過來, “先驅者”的含義。她要站得高。

她要接受這些贊譽。

她要讓所有人都看到。

她要成為女性的楷模,激勵她們,讓她們在本來壓抑憋屈的人生中能夠燃起勇氣。她笑了笑,攏過小女孩: “當然可以。”

【回到天文儀器上來。】

【剛講了渾象,渾儀當然也要提一提。】【作為觀測天象的工具,渾儀的構造又要比渾象更加復雜和精密一些。】

【落下閎發明了渾儀之後,唐朝那位著名的天師,哦不是,天文學家李淳風又在渾儀的基礎上改進成為了渾天黃道儀!】

仙風道骨、一身道袍的李淳風出現在了天幕上。看上去就是一幅得道高人的模樣。

他手上拿著一個羅盤,將羅盤拋至空中,那羅盤在瞬間竟然就變成如小山一般,將地上的狐妖鎮壓其中。

妖孽!竟然膽敢來長安撒野!

在欽天監的司天台上正占據了絕佳觀賞位置,興致勃勃看著仙畫,還時不時在地上擺弄幾下的李

淳風猝不及防的聽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就看到了這忽然亂入的與之前明顯不同的畫面。

畫風不對啊!

李淳風: ……

腦袋上飄過一行問號:

這都是些啥?!

太極宮中,李世民問旁邊的貼身太監: “李淳風還會收服狐妖呢?”問完之後哈哈大笑。

他現在對於仙畫中的神仙和妖魔之類已經不會信了,一看就知道是後世伶人們假扮的。不過不得不說,看上去很有意思。沒看到旁邊的小宮女小太監們看得眼睛都直了嗎?

【歷史上真實的李淳風並不是什麽天師,史學界認為,

現在流行的《推背圖》其實早已經不是原來的版本,而是經過歷朝歷代的修改,一直到民國都還在改。本質不是預言未來,而是在講過去。】

【可能因為李淳風是個道士,所以才有了後世各種的神秘色彩。】

【但李淳風本人除了精研陰陽易學之外,他還是個科學家,精通天文和數學,畢生都在大唐欽天監內兢兢業業,一直到死。】

【他將落下閎的渾儀直接改進成了後來高端PLUS版本的“三重渾天黃道儀”。】

落下閎的渾儀非常的簡易,李淳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總是覺得它用著很不順手。

有一次朝會,他上奏道: “陛下,如果要制定新的歷法,需要按照黃道度來計算日月和五大星辰的運行規律,這樣才能得到精準的回歸年和朔望。臣懇請鑄造新的按照黃道來觀測天象的渾儀。

坐在禦椅之上的李世民: 準奏。

【為什麽建造一個渾儀還需要奏請李世民呢?】

【等於天文儀器其實是不好造的,唐朝的這個黃道渾天儀整整造了七年才造出來!】

【李淳風重新設置了刻度,還增加了校準儀器精準度的十字裝置。最關鍵的是,還把原本兩重結構改為了三重,新結構可以測量天空黃道。】

【本來挺好的。結果發展到後來,渾儀上增加的環越來越多,把球面上的天空全給遮住了,根本沒法觀察。後來元朝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就選擇了和李淳風完全不同的路。】

【他把上面的這些環都取了下來,將渾儀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儀器,簡儀和立運儀。】郭守敬的簡儀已經和渾儀看上去完全不一樣了。

它不再是一個球體。這些環被拆分開,以平面的形式立在了底座上。

窺管的管口呈現出“十”字的細細金屬絲,這就是郭守敬發明的“十字絲”結構,可以用來更精準的定位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