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五)(第3/4頁)

煉丹修仙這件事情是過不去了是嗎?扶蘇看向自己的父皇。

嬴政面無表情:“朕已經不吃仙丹了。”

所以,別看,別問。

扶蘇眼中流露出滿足的笑意,躬身行禮,倒是讓嬴政怔了怔,心情變得微妙起來。

【回鄉之後,李時珍創立了東壁堂,東璧就是他自己的號,開始了濟世救人的職業生涯。】【這個時候呢,他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李時珍正在東壁堂中給人把脈。

這時候,幾個人忽然拉著一個江湖郎中走了進來。

為首的人對著李時珍行了一禮:“李大夫,俺們知道你醫術高明。現在有一樁事,還請你為我們主持公道。

這人指著那個哭喪著臉的江湖郎中,義憤填膺的說道:“近日,俺爹生病,就找了此人來看診。診金俺們一分不少的給了他,還以禮相待。但俺爹吃了他開的方子之後,不僅病還沒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了!

他道:

“李大夫,俺們就是想要麻煩您幫忙看一下這郎中開的藥方,看看是不是他故意開錯方子,好騙俺們的藥錢!

那郎中死命掙紮:你這是汙蔑!我照著古書上的湯方開的方子,有什麽錯?!

李時珍接過藥方一看,又驗了驗他們帶過來的藥渣,問那郎中:“你說的那古書是不是《日華本草》?

郎中點了點頭。

李時珍嘆了口氣,對那幾人揮揮手:“放了他罷!他的確不是誠心開錯方子的,只是那《日華本草》上有一錯漏之處,此方應該用到漏藍子,但書上卻混淆成為了虎掌。藥性不對,自然會越治越重。

那郎中面如死灰:“古書上竟然還有這樣的錯誤?!”

李時珍道:“你們已然算是幸運。之前還有將黃精和鉤吻混淆了的,鉤吻乃劇毒之物,那病患吃下鉤吻後立刻就毒發身亡了。”

眾人這才覺得後怕。

【李時珍心想,這樣下去不行,古書上面對草藥的介紹,錯誤實在太多了,而且都很籠統。他打算自己再來編一本新的和本草相關的書籍。】

唐朝。

魏征出列道:“陛下,李時珍遇到之事在大唐應該也是存在的。臣建議,大唐也需要立刻著手編撰相關的醫書,明確各種草藥的真容,杜絕誤服誤殺的現象。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還有其他臣子都站了出來:“臣附議。”

這種事不涉及到大量的錢財和人力,只是編醫書而已,而且又真的與民有益,根本不會有官員反對。

李世民頷首:準奏。

他想起下面州縣來報,孫思邈孫道長已經主動現身並且言明自己要來長安。李世民希望孫思邈能夠趕緊來。他有很多醫學上的想法需要和孫思邈商議,然後讓對方來主持。

【一開始李時珍覺得,寫書嘛,坐在書房裏,每天動動筆杆子就行。】

【但寫著寫著,李時珍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李時珍的書案上堆滿了他從市面上和親朋好友家中搜羅來的各類醫書。書房外的廳堂內還擺放了各式草藥。

他對照著醫書,時不時的往返於廳堂,查看這些草藥的特征。但有幾樣真是越看

越糊塗。

這遠志,陶弘景說它是小草,顏色青,開白花,像麻黃。但宋朝的馬志卻說陶弘景說得不對,這遠志應該像大青。這兩人,到底誰說的是對的?

李父已然年邁,正在查看這些草藥,聞言道:

“這些不正是你現在想要解決的問題嗎?你既然覺得古書上有錯誤,但現在編書卻又依照著古書上寫的來,那又有什麽用呢?

李時珍眼睛一亮:父親的意思是?

“就算同一種藥材,生長的地方不同,藥性也就不同。”李父撫了撫花白的長須,語重心長的道:“你要寫本草,待在家裏閉門造車可不行。”

【李時珍一想,對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要把本草寫好還真的得實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就這樣,當時已經接近五十歲的李時珍開始了自己的搜尋本草之旅。】

已經有些風霜滄桑的李時珍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弟子,背著行囊,駕著一輛驢車就和家人告別了。一路上,餐風露宿,跋山涉水。

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草藥,還經常在山中留宿。

他與樵夫、采藥人攀談,向他們請教當地的草藥,一路尋訪,還像神農嘗百草一樣,經常自己來試藥性。

一圈下來,李時珍變得黝黑幹瘦,完全不似之前養出來的清耀斯文模樣。

“有此恒心,做何事不成?”朱元璋難得的誇了一句。

想想又生起氣來。

看看人家,五十歲了,為了著書還這麽拼命,不顧路途遙遠艱辛,天南海北的到處跑。而自己的那不孝子孫,只需要安坐在皇宮之內處理政事,居然都懈怠夤懶。

還玩修仙?!

“來人啊,將朕把燕王叫起來。”朱元璋越想越氣,吩咐身邊太監。這嘉靖肯定是老四的兒孫,罵不到他可以罵老四來出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