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畝產千斤的秘密(六)(第2/4頁)

他看向扶蘇,忽然道:“說一說後周時期,諸侯們的土地政令都有哪些?”

這是打算要考考他了。

扶蘇宛如在課堂上忽然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一下子頗有些慌亂。

好在他算是學霸,瞬間就鎮定了下來。

管仲在齊國實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政令,根據土地的肥沃貧瘠程度來征收不同的稅。還有魯宣公推行“初稅畝”,不管是公田還是私田,一律按照耕田畝數來征稅……”

扶蘇侃侃而談,看來這些內容是了熟於心的。

贏政在心中頷首,雖然沒開口誇他,但臉上表情明顯和緩了不少。

【公有制搞不下去了,那就全力搞私有制。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紛允許土地私有,這裏面商鞍在秦國變法,做得最徹底,甚至允許土地買賣。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這條律法的基礎上又實行了黔首自實田制度。】

【大概內容是你們家裏有多少畝地,自己報上來,我會讓秦吏去核實,核實無誤的話以後征稅就按照這個數目來了。】

土色的城郭之外,秦吏敲著鑼讓百姓聚集起來。

向他們宣講朝廷頒發下來的最新的土地政策。

秦朝尚黑,大部分的農人都用黑色的布巾包著頭,這也是“黔首”一詞的來源。

他們聽到新政之後,有的面帶愁容。

但大部分人,聽到自家能夠擁有土地之後,臉上都露出了歡喜的神色。

【黔首自實田可以說開辟了全國性土地私有制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義。】

【給自己家種地,那自然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就

像是我們當打工人,每□□九晚五當然最爽,但自己當了老板之後每天996也覺得不累。】

【人性如此。】

【之後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裏,大家對這一點也有共識,所以基本上都延續了自秦朝以來的土地私有制,而歷史上有名的政治革新也都是圍繞著土地的分配來展開的。】

歷史中的各帝王對這一節都看得很仔細。

土地,是國之大事。

李世民看到這裏的時候,認同的點點頭:人性如此,然也。

雖然他不是很懂打工和996這樣的詞語,但聯系一下上下文大概也能智著出是什麽意思。

不過,他覺得比起黔首自實田,大唐實行的土地政策更符合人性。

趙匡胤和朱元璋在不同的時空裏和李世民心有戚戚焉。

都覺得自家的土地政策更好。

漢武帝劉徹同樣覺得自家的土地更好一點,

雖然漢朝初期的土地政策其實大部分承襲了秦朝,比如軍功授田。高祖打下天下後,根據軍功大小和爵位高低授予了將士功臣們不同大小以及肥厚的田地。

但是,在文帝和景帝時期,體恤百姓,朝廷將大量的土地分配給了無地和無職的流民,讓他們成為了自耕農,人均可以達到六十畝左右。到了他繼位之後,還鼓勵百姓開墾荒地。

這樣的土地政策,仙畫應該沒什麽好挑刺的了吧?

仙畫並沒有理會這些帝王們的小心思。

繼續著自己的節奏:

【幾幹年的封建史,圍繞著土地有過多少血腥的爭鬥!可以說,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與土地有關,大多都是因為土地兼並嚴重,導致農民吃不飽飯而發生的。】

【秦朝的滅亡,只是因為胡亥亂搞和贏政大征徭役導致民不聊生嗎?】

【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不假,但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黔首自實田的推廣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土地兼並現象,讓秦朝很多沒有靠山和權勢的平民和庶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贏政:……

扶蘇·

說好的誇呢?

鹹陽宮中一片沉默。

【它這個制度的本質呢,其實就是鼓勵百姓們自己

去開荒,去占有土地,然後再上報給朝廷,朝廷再來承認他占有的合理性。其實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鉆。有錢有勢的豪強和權貴們只要串通了官員,就能合法的把自己侵占的所有土地都轉為私有。周邊的土地都被報私有了,你讓那些沒有錢甚至都沒有像樣子的農具的農民上哪兒開荒去?總不能要求古時候的他們跋涉幹裏吧?】

頭帶黑巾的農人被豪強們的奴仆推到了地面。

他不服氣的高聲喊道:“這是我們的土地,你們這是強盜之舉!”

豪強奴仆嗤笑一聲:“你的土地?你大可以去官府問問,看看現在這些土地是在誰的名下?”

農民目眥欲裂:你們……你們這是串通好的!我要去上面告發你們!

“去呀!”對方毫不在意的揮揮手:“盡管去!”

【所以,黔首自實田實際上是對權貴階級有利的!】

【大家都熟悉的陳勝和吳廣,陳勝就只是佃戶,嘗與人傭耕,沒有自己的土地。而秦朝後期,這樣的人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