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辦主任履新(第2/4頁)

“那不叫工廠,確切的說,那只能叫做小作坊。

而且,還是那種靠著公社財政不斷給他們輸血,才能苟且殘延的小作坊。”

羅旋坐在椅子上,對於被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梁副主任的斥責,並不為意:“梁副主任,我們不是村裏面兩個漢子罵架。

我們這是在探討工作上的事情,你能不能坐下來好好的說?”

“老子沒那心情!”

梁副主任氣吼吼的問:“羅旋同志,我就問你一句。

你有沒有顧及到,這三家工廠廣大職工們的感受?當初為了把這些工廠建設好,裏面的廣大幹部職工們,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羅旋淡淡問:“那他們,最終搞好了這些小作坊嗎?每年給公社財政又上交了多少利潤呢?

一分錢都沒有!

不僅如此,這三家工廠,每年還得從公社財政上,撥出大筆的專項資金,去貼補他們、去給他們發工資、養閑人。”

養閑人?

這狂妄無比的年輕人,居然敢把這三家工廠裏的幹部職工們,稱為“閑人”??

梁副主任被這句話,給徹底雷到了……

在這個時期同屬一個縣、同屬一個公社的國營單位,不管對方單位的經濟效益好、還是不好。

所有的幹部和職工們之間,他們對彼此的稱呼都是“同志”。

把對方的工作單位,叫做“兄弟單位”……

大家看待對方的時候,都不是以對方的單位濟效益如何、工資級別怎麽樣,來評判對方的。

而是以一種:人家也是國營單位職工;別人和咱一樣,都是端鐵飯碗的!

如果某一個工廠效益實在是太差,對於個人來說,那又有什麽關系呢?

反正財政上對這些幹部職工們的生老病死,會一管到底。

要是某一個工廠半死不活的,在裏面上班的那些幹部職工,他們是不會太在意的:大不了托點關系,把自己調到另外一家、紅火點的國營企業裏去上班就是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這個營盤廢了,換一個地方就是了,反正自己的工資級別是按照工作年限、是根據技術職稱、是根據行政級別拿相應的工資。

多大點事兒?!

梁副主任長長的籲出一口氣“呼——”。

然後緩緩坐在椅子上,與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羅旋,冷眼相對。

現在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已經超過了梁副主任的想象,所以他反而不像先前那麽氣急敗壞、怒不可遏了。

“羅旋同志,我能夠理解你這種急切的、想盡快做出成績的心理……年輕人嘛!

做起事情來,比較著急,所以考慮的沒有那麽全面,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梁副主任死死盯著羅旋的雙眼,滿是嚴肅的告誡道:“但你有沒有想過,裁撤掉這三家工廠,上百號幹部職工們的生計,怎麽辦?”

羅旋拿起桌子上的報表遞過去:“哪有上百號幹部職工?

翻砂廠17位在編人員,農具鐵器廠9名匠人,而木材廠則是29位。

這三家工廠總計55名在職幹部、職工,離退休人員另計。”

“那也是關系到好幾十位幹部職工的生計問題、涉及到他們的感情問題!!

羅旋同志,請你以後說話做事的時候,多注意一下你的方式方法。”

梁副主任並不看報表,而是直接冷冷說道:“閑人?用這樣的詞匯去形容我們的幹部職工?羅旋同志,你這種思想很危險啊。”

“危險?呵呵……”

羅旋又拿起一份報表推過去:“翻砂廠17名幹部職工,其中管理人員9名,外聯采購2名,真正幹活的車間職工是6個……

我仔細看過翻砂廠的報表。

過去5年之中,這個翻砂廠每個月接到的訂單,平均下來是17個翻砂鑄造件……所得月利潤不會超過100塊錢。

而他們上班的時間,在《點到單》上是8小時,但其實車間職工幹活的時長,平均不會超過1個小時。”

羅旋問梁副主任:“做1個小時的工時,憑什麽卻要按照8小時的工作時長,給他們旱澇保收的發工資?”

“這……這和你有什麽關系?”

梁副主任怒道:“這些職工的工資,都是按照相關規定、按照他們的工齡和職稱,由公社財政足額發放的……你一個工業辦主任,無權幹涉這些事情!

羅旋同志,別忘了這些企業還承擔著別的東西!”

羅旋搖頭:“梁副主任,對於企業管理、對於一個公社的經濟建設這些方面,你外行了不是?”

“要想承擔更多。首先這些工廠他得靠自己效益良好、得自己先活下去才行。

如果這些工廠他自個兒,都需要我們公社財政去支援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