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十八(第2/3頁)

收到柳源的信時眉眼間便有歡喜透出,她在祖父母前總帶著小小愛嬌,兩老偶爾會心取笑她,她會微紅了臉把信遞給他們看,於是他們忙笑著推辭,眼中全是戲謔,陸雁農無可奈何。

柳源每年放寒暑假都會順路先去陸雁農祖居一趟,住上兩三天才回家。與陸父不同,陸家祖父母頗喜柳源,相處融洽。

兩年後的春天,陸雁農祖母病逝。

臨終前幾天她對陸雁農說:“當年你爺爺和柳源爺爺訂下婚約,我其實有些猶豫,只是柳源祖父母和我們交往多年,知道對方品德,柳源父親也是個忠厚的,孩子養在他們膝下應該會是個好的,所以就暫時答應。後來柳源爺爺去世,我和你爺爺實在放心不下,一直托人細細打聽,後來因行醫之便,也去過他們鎮子裏幾次,見他的確很好,才跟你說了這件事,讓你自己去決定。奶奶知道你是個聰明有主見的孩子,不會拘泥舊約誤了自己,見你們現在這樣,總算放心。囡囡,奶奶看不到你們成親了,但是奶奶一定會成全你們這兩個孩子。”

陸雁農懂得醫術,雖不肯相信,但實在知道祖母已經油盡燈枯,紅腫了眼圈,央求:“奶奶,你說過要看著囡囡兒女滿堂的,你怎麽連囡囡也不要了?”

祖母微笑著看著她:“怎麽會不要,奶奶會一直看著囡囡。”

陸雁農父親和繼母帶著兩個兒子來見老人最後一面,老人當著陸雁農的面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嫌柳家現在門楣低,比不上你們家有錢有勢,但你柳伯父兩夫妻和我們自幼一起長大,情份深厚,雁農和柳源的親事也是你父親和我親口許下,這些年也認真打聽過,那孩子很好,我死了,雁農守一年孝後就和柳源成親吧。”

她盯著陸父,陸雁農祖父在一旁說:“你放心,我還在呢,囡囡有我看著,他老子親口許下的,他再不孝也不敢在我活著時候反悔。”

陸父皺了皺眉,撩袍跪在床前:“阿娘你放心,這件事自然由你們作主。”

陸父的長子、陸雁農的異母大弟已經十四歲,咕嚕著一雙靈動的眼睛看著姐姐。陸雁農的繼母陸太太則垂下了頭,抿了嘴角。

陸父夫妻前腳踏進休息的廂房,陸太太後腳便問:“你就這麽應下了?”

陸父不耐煩地說:“我能有什麽辦法?”沉默了一會兒,“算了吧,我母親對我也從來沒什麽要求,應了就應了。”

陸太太看著他:“那條路你真不想走?咱們一輩子就窩在這小城裏?”

陸父眼睛閃了閃,陸太太說:“你是個志向遠大的,可我們家在這城裏也已經到了頭了,再想往上往大了走,就得去省城、上海、北平,可這世道,光憑自己再財雄勢大也要幫襯,再說,我們在這城裏是財雄勢大了,去外面恐怕也算不得什麽,在省城我們家不也有鋪子嗎?還不是得縮手縮腳?森侄如果不是自家人,也不會為我們想出這條路子。”

陸父哼了一聲:“萬森的想法我還不清楚,這條路子成了,他也就真正搭上秦家了。”

陸太太不以為意:“那你想怎樣?光放牛不給吃草?生意場上你最精明,雙方都得利,合作才牢靠得緊。萬森是我侄兒,他得了好處搭上秦家,於我們有什麽壞處?”

陸父看了她一眼,陸太太嘆口氣:“我知道你想什麽,秦家少爺認識雁農還真是個意外,森侄不過是知道了秦少爺的心事,又帶人去看了兩回而已。這也兩三年了,秦少爺雖然念念不忘,可也沒做什麽出格的事,可見人家也是講規矩的人,你也見過人,比柳家那小子只怕強十倍不止。我是她繼母,也沒想過要當她親娘,不過好壞都在你眼裏,我總是為這個家好的。”

陸太太心知陸父想退親也不是這兩年的事,兩家早不走動多年,陸父嫌棄柳家不思上進,只一心做著鄉紳坐井觀天,雖然他對陸雁農也不怎麽看重,好歹也是他陸家長女,生得美貌聰慧,一手醫術護家足足有余,配誰不好,配給一個鄉紳之子。心底裏還有一句話,陸父不說,陸太太可知道:對家裏一點助力也沒有。

陸太太不是個笨人,當年陸雁農生母去世不到半年,陸父便要娶自己,陸家祖父母馬上提出帶孫女返祖居生活,若是別個女子肯定氣得不行,她卻松了口氣,反安慰自己母親:一來自己不用一去就當後母,輕不得重不得,大家宅子裏人多嘴多,稍有不慎就謠言四起;二來小女孩自幼離了家,和父親的感情肯定越來越生疏,和養在跟前完全沒法比;三來這也不關她的事,又不是她對小孩子不好趕小孩子出門,是她自己祖父母要帶孫女走,自己和丈夫正好兩個人親親密密,一點隔在當中的東西都沒有,她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