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國家利益(第2/4頁)

女一為了報仇,帶著遺腹子隱姓埋名,十八年後,女兒為了給父親報仇,成為idol,故意勾引男一和男一的兒子,企圖扮演貂蟬讓父子反目成仇、自相殘殺。

誰知還未把男一勾引到床上,男一已經掌握了她的所有資料,糟蹋了她一夜,又把她送去給恰好犯事的財閥公主當替死鬼,同一天,女一被當作北韓潛伏的高危特工,她隱居的房子被炸毀,影片到此結束,等字幕飄過,再來一個彩蛋,女一重生到和男一第一次見面那一天。

這樣一來,續集的伏筆也就埋下了,第一部可以叫《上等人》,第二部叫《人民正義》。

離開清涼裏後,南易去了汝矣島漢江公園,找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路亞釣。

漢江允許釣魚,但要分河段,漢江公園這一段就是允許台釣和路亞的地方,聽說可以釣巴斯魚和斑魚。

巴斯魚是南韓人的叫法,在國內叫大口黑鱸,早年間南韓人日子不好過從北美引進的品種,如今日子好過了,巴斯魚又被當作外來入侵物種,凡是抓到/釣到巴斯魚需自行處理,不許放生,一經發現就要罰款。

南易所在的位置應該是釣魚客經常光顧的地方,他剛把魚餌拋進水裏,一群野貓已經來到身前,不吵不鬧,就在邊上安靜地趴著,等著上漁獲。

一瞧這情形,南易消磨時間的心態就變了,變得認真,要是不釣上幾條魚來喂飽這幫野貓,容易被它們鄙視。

他認真他的,水裏的魚並不給他面子,一個鐘頭過去,魚腥味沒聞到一絲,邊上的野貓開始躁動,你喵,我喵喵,紛紛發出討伐聲。

南易不知道接著能不能上魚,正所謂羞刀難入鞘,他悄悄打發猴子去買貓糧,要有魚腥味的,魚形狀的就更好。

南易在釣魚之時,青瓦台以經濟首席秘書為首,正在召開金融改革會議,與會的有財政部次官、金融室長、央行總裁等經濟相關部門的頭頭腦腦。

毫無疑問,能登上高位的人絕對沒有腦子不夠用的,南韓也不例外。

任意對南韓其中一個財團進行深入分析,都可以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企業多樣化經營的程度很高。

前五的財團平均約有附屬企業40家,總數為210家;前三十的財團約有附屬企業616家。這種異乎尋常的多樣化經營,主要是通過建立新的子公司實現。

財團龐大、異乎尋常的多樣化經營結構,以及公開呼籲青瓦台介入對財團的貸款,對南韓在全球成功地獲得市場份額十分重要,因為一個企業的虧損可以用另一個企業的盈利來彌補。

這種廣泛的多樣化經營是對財團主要的公開批評之一,但是,這些批評或許應該考慮至少下面三點。

第一點非常明顯,雖然財團被指責沒有培育核心能力,為了更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的好處,獲得範圍經濟的好處,企業之間的動態協同效應,這些是在眾多不同的部門實行多樣化經營的正當理由,另外,毫無疑問資產多樣化降低了風險。

第二點是非常容易被遺忘的一點,多樣化經營通常與分工密不可分。亖星的50家,現代的49家,LG的53家,大宇的25家,SK的33家附屬企業中,只有少數部門的少數幾家企業在總銷售中占有較大份額。

亖星3家附屬企業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67%,盡管現代在制造業的不同部門分布比較均勻,但5家附屬企業的銷售額仍占總銷售額的70%,大宇4家公司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85%。

關於多樣化經營優缺點的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又與公司治理結構有關。

一旦財團的結構由於企業從集團分離出去而有所變化時,公司馬上就是專業化。在過去的幾年中,青瓦台試圖利用精心打造的信貸控制體系來約束財團多樣化經營的趨勢,誘使集團專業化,但收效甚微。

這樣的多樣化經營使得財團企業負債累累,最高的已經到百分之兩千多,現代和LG的債務超過了股權的500%,其他3家也不比它們低多少。

高負債加上較低的盈利能力,不可避免地導致大量企業瀕臨破產。可以這麽說,即使不發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南韓自己也會爆發一次金融危機,它的內部矛盾已經積累到爆發的臨界值,按不下去了。

把時間拉到十年前,南韓只有寥寥幾家財團能說清楚主營業務是什麽,以大宇為例,1967年,剛成立的大宇只是一間紡織品貿易公司,一直到1972年,南韓開始實行第三個五年計劃,大力扶植重化工產業,大宇才算是借著東風開始擴張。

它的擴張並不是出於大宇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擴張,而是按旨意行事,青瓦台大手一揮,指著經營不善的雙美實業、三州大廈、新成通商、東陽證券等企業,親切地對金宇中說道:“小金,由你來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