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7章 權力杠杆(第4/6頁)

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集中管理、分散承包經營。

金蘭公司總部下設十幾個部門,共有100多名管理人員,通過幾十部電話遙控。每天上午10點鐘以前,孫嶽峰的總部辦公室必須拿到頭一天的營業額報表,然後根據情況對下屬各店下達指令。

總部統管各店的資金,統一進貨,再分散到各個連鎖店去銷售。連鎖店的經理和財務人員一律由孫嶽峰任命委派,整個金蘭公司的人權、物權、財權統統掌握在孫嶽峰手裏。

孫嶽峰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私營企業老板就應該獨攬大權。

金蘭公司擴張的速度太快,從管理人員到下面的店員,可以說是良莠不齊,孫嶽峰也發現這一點,於是他就著手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隊。

他投了100萬與皇姑合辦了金蘭學校,這所學校畢業出來的大部分學生都會進入金蘭公司工作。

前面已經有不少畢業生在金蘭起到骨幹的作用,有的當了經理,有地成了彩電大王,還有的得了銷售狀元。這些新一代的金蘭人成了孫嶽峰手下的嫡系部隊。

1993年,金蘭公司又介入了房地產開發,在瓊省投資興建度假村,在奉天投資建電子城、裝飾城、七彩城,還跑到美國開餐館,去俄羅斯建商場。”

南易拍了拍手,笑道:“好了,孫嶽峰、金蘭公司,誇得差不多了,好聽話也說完了,下面我就來說點不好聽的。首先說金蘭公司最大的特點,快,發展快,開連鎖店的速度快。

先拿下堡壘,再收拾戰場,先講數量,再講質量。能用來開金蘭連鎖店的門面幾乎都在國營商業公司手裏,他孫嶽峰是怎麽做到快速兼並的?

有沒有使用不正當的手段?

有沒有為了追求速度暫時答應了很難辦到的條件?

又有沒有答應的事情,後面采用拖字訣?

金蘭公司把東北全面占領的時候,同樣是做家電銷售,同樣是走金蘭差不多路線的京西易購還有其他幾個比較冒尖的企業,都被困在它們的發源地。

京西易購剛剛走出區到隔壁的區開分店,發展得很慢很慢,平均一下,一年開不出一家分店。

為什麽慢?

因為家電連鎖在咱們國家還是新鮮事物,要摸索、學習,要建立人才梯隊,要等著問題發酵、暴露出來,一個問題出現,研究怎麽解決最合理,形成一套流程化的解決方案,將來再出現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套用,這就叫流程規範化。

又因為時機不對,政策大環境、家電行業的現實情況,以及沒有太多的門面可用來建立連鎖店。

房地產前兩年發展得雖然很紅火,但是商業房產的發展並不快,適合用來建立家電門店的物業絕大多數還是在國營商業單位,而且大部分在不景氣的單位。

想要租或者兼並它們的物業,免不了要有一點附加條款,私底下的那些不算麻煩,最麻煩的就是可以擺在桌面上說的,比如解決幾個就業,為原來國營商店的櫃員安排工作。

那些姑奶奶能安排去哪裏?讓她們繼續當櫃員、導購?

歇了吧,養一個這種玩意,每年要少掉上百萬銷售額,也甭想著改造她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下來,做事風格已經刻在骨子裏了,別她們沒改過來,再把其他好的帶壞了。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有一顆小日子過得不錯的老鼠屎,很快就會帶出第二顆、第三顆。

國營商店的那些櫃員,當年能走到這種好崗位,誰家裏在那個領域不是有個能耐親戚,這種人想辦成事不容易,壞你事卻是萬試萬靈,能不沾盡量別沾。

他孫嶽峰,金蘭公司沾沒沾?

肯定沾了,想要速度快,談條件的時候自然姿態要放低點。”

南易吧唧一下嘴,“我們回到王亞娟那裏,見副市長、拉來工商稅務,讓工商稅務陪她一起說服副市長,分解開來就是四件事:第一次見副市長、說服工商領導、說服稅務領導、第二次見副市長並說服。

你琢磨琢磨要辦成這四件事的難度和其中的成本,還有不要忘了那個城市之所以不歡迎金蘭公司過去,是有當地的商人阻撓,他們是地頭蛇,在當地的關系盤根錯節,金蘭公司卻把他們給擺平了。

怎麽擺平的?

投入了多少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你把我前面跟你說的權力杠杆融入進去好好思考思考。

我們把時間退回到1987年,說一說孫嶽峰那價值200萬的貨是怎麽拿回來的,小丫頭,記不記得那一年你們奉天最火的是什麽牌子的收錄機?”

徐露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曼歌牌吧。”

南易頷首,“那一年,曼歌這個牌子掌控權在我手裏,當時工廠正好遇到一點問題,我做主讓孫嶽峰可以賒欠先把收錄機拉走,只不過每台機子他要多付三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