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8章 生意之詭(第4/5頁)

拿著包子,南易和站在幾十米外等待的南無為會和,手裏的半個包子遞到對方手裏,“嘗一嘗。”

南無為咬了一口,連連點頭,“爸爸,好吃,有肉味、香菇味,嗯……好像還有腌牛肉幹的味道,不對,好像是幹巴菌。”

“你啊,我得帶你去了解一下貴重食材的價格,幹巴菌很貴,今年出口日本的價格是8000円上下,收購站的收購價就要大幾十塊錢/公斤,一個包子才能賣多少錢,你覺得用的起嗎?”南易摸了摸南無為的後腦勺說道。

“不是嗎?”南無為狐疑的說道:“但是我吃著就有幹巴菌的味道啊。”

“我也不知道。”南易搖搖頭,“這是人家的秘方,要是這麽容易被你吃出來,還能叫秘方。”

南無為舉著手裏吃剩的包子,說道:“爸爸,我還剩下一點,拿去檢測一下,知道用什麽料做的,你就可以在家裏做給我吃了。”

“你個討債鬼,我上輩子欠你的啊,吩咐起我來了。”南易在南無為的後腦勺輕輕拍了拍,半擁半推的往前走去,繞著亞細亞商場外圍轉了一圈,又走到清河國際那邊轉了一圈。

在南家接上易瑾茹,九點半左右,一行人就到了秀水街。

秀水街在長安街沿線,處於大使館和外交公寓中間,1978年,這裏就建立秀水街市場,當時附近住戶不多,消費市場並不被看好。

等到知青大批回城,找不到工作,想練攤的時候,發現好地方都被占了,只有秀水街這邊無人問津,很多回城知青就集中到這裏擺攤,沒想到這裏居然是被沙子蒙住的黃金地,出沒的都是人傻錢多的老外,十來塊錢的東西,敢開價上百美金,還別說,老外還真買。

1980年至1985年8月秀水集貿市場成立,這是秀水街最黃金的五年,一天賺幾百美金的大有人在,不過市場一成立,上面就有婆婆管著,加上老外呆久了也熟悉京城的情況,沒以前好糊弄,攤販既不能狠宰,也宰不到狠的,利潤大不如前,不過依然非常可觀,一個月要是掙不到萬八千,只能說不是做生意的料。

有些攤販就比較聰明,不僅做零售,還做批發,用心經營,總能遇到想批幾百錢數千件的老外,一筆單子走下來少說能賺個上萬塊,運氣好,一趟賺十幾二十萬也不是沒有。

能在秀水街紮根,又能做批發生意的都是人精,易瑾茹也是人精,只不過不懂做貿易的門道,一開局就是地獄模式,可以快點讓易瑾茹上手。

“媽,俄羅斯那邊馬上就要變冷了,這時候要……嗐,我差點忘了,你就是在東北長大的,反正這個季節,俄羅斯那邊好賣的就是羽絨服、皮夾克、毛衣、圍巾、皮手套這些,只要成本和質量控制好,東西送到那邊不愁賣。

我們這邊的雷鋒帽,俄羅斯那邊叫方絨帽,這個俄羅斯鄉下人也喜歡,利潤不會太高,不過去年我在莫斯科沒看到有人賣,等我回莫斯科我再看看行情,要是還沒什麽人賣,拉兩個貨櫃過去試試。”

一下車,南易就給易瑾茹普及知識點,順帶著先埋個話頭。

“媽,你看看這個,歐洲標準色卡。”南易說著,掏出一本書,翻開一頁指著書,“你看啊,毛子那邊顏色是這麽分的,以後要是下訂單,你按照這個對一對。改天我再讓人給你送樣板卡,你再認認布料。”

易瑾茹接過色卡翻了翻,“衣服就有這麽多學問啊。”

“學問還不少,媽,先別看了,我們先去轉攤位,一會你就看我怎麽和攤販談,千萬別插話。”南易招呼一聲,一只手按著南無為的肩膀,邁步往前走。

對很多老外來說,京城有三大景,故宮、長城、秀水街。

秀水街這裏可以說是老外了解京城,甚至是華國的一個窗口,國人能獲得“東方猶太人”的稱號,秀水街這裏的攤販也要記上一功。

一個個攤販站在自己的攤档,見到路過的老外,嘴裏立即吆喝“Hello”,有的手裏還會舉著一件衣服,直接攔到老外前面,拼命展示。

相對老外,對國人的熱情稍稍低一點。

這也不怪攤販,畢竟老外很有可能付外匯或外匯券,國人只會是人民幣,差價在這擺著,誰會和錢有仇。

南易帶著一串人從一個個攤位瞧過去,正值夏日,攤档上還是以夏裝為主,秋冬裝不多,看到的幾件都不太適合往俄羅斯發。

來到第七個攤位,南易的腳步止住,擡眼看了一下服裝網架上掛著的衣服,又低頭看了看攤档地上擺著的五六個紙箱子——表面英文字母,尺寸是方便放貨櫃的標準瓦楞紙箱,再瞄一眼攤販的臉,好一幅苦大仇深。

幾個因素一結合,南易的腦子裏就有了一個畫面:一個雛遇到了一筆大買賣,沒收人家訂金就把貨給上回來,結果買主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