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 秦始皇的丞相

公元前120年, 漢武帝時期

劉徹:“……”什麽叫他以為平衡術奏效?

若是他想平衡臣子的勢力會平衡不了?用得著自以為?

別說就曹操和司馬懿兩人,就算把三國那堆被誇上天的謀士武將都送來大漢,他也不帶怕的,照樣把他們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惜……沒人。

唉, 劉徹嘆了一聲。

大臣們面面相覷, 誰也沒上去問為何嘆氣, 肯定是見人家曹操和司馬懿能當武將,想要了唄。

他們這會湊上去,萬一陛下來一句“曹操和司馬懿原本都是文人,怎麽人家就文能弄墨,武能上陣殺敵。”然後暗示他們文轉武, 他們找誰說理去?

文臣不湊, 武將就更不會湊了。

被嫌棄得還不夠多嗎?湊上去找罵?

大秦

扶蘇激動道:“諸葛亮沒去漢武帝手下!!”

公子高:“那他會來大秦嗎?要是諸葛丞相選父王就好了。”

公子將閭:“就是, 要是諸葛丞相選父王,咱們也算和諸葛丞相‘會面’了。”雖然是假的,但能和諸葛丞相出現在同一本書裏足以!

雖然他們也能自己編寫, 可惜他們對諸葛丞相的了解只有一本《三國演義》,到底不如後世了解得多。

扶蘇偷偷買的《三國演義》被秦始皇沒收後不久又拿了回來, 公子高等人看到扶蘇如此寶貝《三國演義》便借來一觀。

這一看便一發不可收拾,有一個算一個都入了三國的坑, 對《三國演義》裏描寫千軍萬馬的戰爭、不見硝煙的政治鬥爭、美好的愛情、如魚得水的君臣之情、桃園三結義的兄弟之情等都充滿了向往之情。

故事情節曲折離奇,人物塑造飽滿,把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都寫活了, 仿佛他們在歷史上就是這樣形象。

在眾多人物中, 他們對神機妙算的孔明先生最是敬佩,若是諸葛丞相都來大秦,他們做夢都能笑醒。

扶蘇和一眾弟弟一樣, 也很希望諸葛亮來大秦,他敬佩諸葛亮的治國之道,看了諸葛亮的治國理念後,更是欽佩,若不是隔著幾百年,他都想拜師諸葛亮了。

幾人動靜不小,秦始皇很快便發現了。

聽到他們的話,秦始皇:“……”明知道是假的,還這麽高興,無語。

若是真的,高興也罷了,假的高興成這般,秦始皇默默移開視線,沒眼看。

雖然他也挺想要諸葛亮,畢竟諸葛亮會得多,那個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八陣圖都是好東西。

三國時期

曹操人傻了,爭寵是什麽鬼?而且還是和司馬懿爭寵。

郭嘉腦補了一下那個畫面,沒忍住笑噴了:“噗嗤——”

郭嘉這一笑,荀攸等人也沒能忍住跟著笑了起來,就連一向端莊雅正的荀彧都有些忍俊不禁。

曹操:“……諸位,你們夠了!”

話落,看向郭嘉,“尤其是你奉孝,嘴都要笑裂了。”

郭嘉一邊笑,一邊道:“主公,我也不想,可是天幕說您和司馬仲達爭——”

曹操現在最聽不得‘爭寵’兩個字,連忙打斷郭嘉的話,“好了,此事揭過,別笑了,正事要緊。天幕這次提到這麽多朝代、人物,恐怕會上架不少書籍,我們還是商議一下怎麽買才最劃算。”

雖然還是很想笑,但郭嘉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清了清嗓子道:“主公說的是。”

另一邊,潁川

焦頭爛額的司馬懿:“……”求天幕放過。

之前提那些已經夠讓他頭疼了,司馬家直接斷絕了他出仕的路,不讓他出仕。

他這半年來一直在想以後的路,還沒想通呢天幕又提起他。

司馬懿:並不想被提起,難受JPG。

而且還是這種提法。

曹操逢迎天子後,名義上雖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但實際上天子早就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雖還未恢復丞相制度,但早已和丞相別無二致。

如今誰不知道司空曹操權傾天下?本來袁紹才是北方最大的一路諸侯,曹操手上有天子也遠不如,然而天幕出現後,扭轉了時局。

天下皆知袁紹會敗,曹操會勝出,不少人轉投曹操,加上袁紹確實不堪大用,局面雖還不至於一邊倒,但也相差不遠。

這樣的曹操,豈是如今一無所有的他能比的?

司馬懿長嘆一聲,若是天幕不曾出現,或者不曾透露將來的事就好了,他也不用如此發愁了。

現在的他,別說和曹操爭寵,他能不能在曹操眼皮底下活下來都未可知。

【漢武帝和曹操、司馬懿三個人都是心眼比篩子還多的類型,而且曹操雖然一開始想做大漢的忠臣,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手裏的權勢越來越大之後,他也不甘心只做一個忠臣啊。

按理說曹操做了那麽多年說一不二的丞相,不甘人下的心肯定是有的,他要是隱藏不好被漢武帝看出來,那就等著被漢武帝收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