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 包拯才是最受寵的(第2/2頁)

朱權眼巴巴道:“父皇,這套書怪有趣的,不如買下來吧?”

朱元璋不悅地瞪了他一眼,“你腦子被驢踢了?這書全是胡謅的,就沒幾句是真的,買它作甚?錢燒得慌?”

他之前買的書消失了好幾本,要不是他命人火速追回錦衣衛指揮使,恐怕他的書都要保不住了。

時隔半年,他這會還在心疼呢,這瓜娃子居然還提議買這種沒用的閑書,找抽呢。

“怎麽會沒用呢,書裏有好多……”朱權話說到一半戛然而止,忘了《洗冤錄集》大明也有了。

這麽看,這書確實用處不大。

可是……好想看怎麽辦?

***

【隨著一聲“開鍘”,龐昱人頭落地,龐太師哀傷過度暈了過去。

包拯起身道謝:微臣多謝公主及時趕到。

趙淩舒:不必客氣。

陳州一案圓滿落幕,包拯從龐昱住處搜出被吞掉的賑災銀,可惜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眼看陳州餓殍遍野,賣兒賣女,包拯心裏很不好受,可他為人清廉,把俸祿都搭進去也不過杯水車薪。

趙淩舒第一次見到這種慘狀,心裏堵得慌,這還是宋朝最鼎盛的時期呢,居然還有這麽多人餓死,若是往後,那不是要死更多人?

而且這些人本可以不死的,是貪官貪了他們的賑災銀子。

這一刻,趙淩舒深深感覺到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一個昏庸的皇帝,就算國家再富庶,有再多的忠臣良將也改變不了什麽。

對皇帝來說,平庸就是原罪。】

宋仁宗時期

趙禎臉色漲紅,氣得一掌拍在龍椅的扶手上,但扶手是金龍,沒拍出響聲反而把自己的手拍疼了。

可作為皇帝,他又不能喊疼,只能憋著,一時間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一些掐媚的大臣見到趙禎鐵青的臉色,紛紛厲聲指責天幕胡言亂語,辱罵官家雲雲。

趙禎聞言,更委屈了,他自親政以來勤政愛民,對下人寬仁,提拔了不少能臣……

就算不如先祖,但也不至於是昏君吧?

怎能因為有貪官汙吏就罵他是昏君呢?歷朝歷代哪一朝沒有貪官汙吏?怎能因為貪官汙吏就斷定他平庸?

趙禎咬牙切齒,剛想發怒,天幕又開口了,只能暫時按下心中的不滿。

【趙淩舒提出以工代賑的方法幫助了一些青壯災民,至於那些老弱婦孺就只能靠賑災了。

但災民數量龐大,手頭的銀子根本撐不了幾天。

趙淩舒想來想去,決定往賑災的糧食中摻沙子。

她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人。

眾人看到白花花的米面中慘了沙子小石子,敢怒不敢言。

唯有閱歷深的包拯和公孫策驚訝了一瞬便猜到了她這樣做的目的。

公孫策拱手道:公主思慮周全,學生敬佩。

包拯也笑道:公主果然聰慧,如此這批糧食定能撐到朝廷再次撥銀。

摻了沙子、石頭的糧食,不是一無所有的災民根本不會多看一眼,更不用說來排隊領取了。

這樣就能杜絕那些貪小便宜冒充災民來領糧食的小人,保證真正吃不上的災民能領到賑災糧。

把糧食領回去過濾掉沙子、石子還是能吃的。

若是不過濾也吃不死人,災年吃土嚼根之人還少嗎?

陳州事了後,包拯啟程回京,趙淩舒也跟著回去了,她記得原著中包拯奉旨赴陳州調查龐昱放賑舞弊案時,途中遇到了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就是李宸妃。

大名鼎鼎的狸貓換太子案。

根據劇情的不可抗性,來的時候包拯快馬加鞭沒遇上李宸妃,回去肯定是要遇上的。

趙淩舒是真的討厭這個瞎編出來的狸貓換太子,偏偏這出戲被改了又改,已經成為了包青天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案子。

論包青天中比龐太師還要冤的人物是誰,一定非劉娥劉太後莫屬。

龐太師雖然叫龐吉,但至少同音不同字,還能說原型不一定是宰相龐籍,但劉太後就慘了,宋朝就這麽一個劉太後,仁宗也是她抱養的,想不聯想到她身上都難。】

宋仁宗時期

趙禎還在氣頭上,心裏憋著氣呢,聽到這話,眼皮猛地一跳,什麽意思?狸貓換太子和他有關?

趙禎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