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夜色深沉,吵了一天的高方和董三廓也沒吵出一個結果,事情自然又被擱下了。

而兩人一個支持守,一個支持進攻是有原因的。

且這個原因,還不是出自國家利益,而是家族利益。

現在高氏代替董氏把持了大理國上下的權力,自然希望穩妥的抵抗。

一來處於戰時,高方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握住軍隊,順帶打擊異己。

二來,這種據城而守的方式是最穩妥的,就算周軍突破了長城郡-石城郡和升麻三城,不還有善闡府和陽苴咩城嘛,完全可以邊打邊提條件。

而對董三廓來說,雖然他的官職是大軍將,但其實早在南詔時期,這個官位就跟軍職脫離了幹系,約莫只能算得上一個副宰相。

如今高方乃是開國功勛,算起來還是董三廓的前輩,族人十萬有加,有他做清平官,董三廓這個大軍將,哪還能撈著什麽權力,能保住家族就算不錯了。

所以董三廓極力遊說段思聰,采取主動出擊的手段。

雖然董三廓心裏很明白,主動出擊是很難打過占據了烏蒙城的周軍的。

但這跟他董三廓有什麽關系?打成膠著狀態了,他反倒可以在後面攻擊高方指揮有誤。

例如若是高氏出兵少,就可以說高氏想讓其他部族去送死。

若是高氏子弟損失慘重,就說他高家身為國之幹城家族,卻疏於武備,以致不能抵抗外敵。

打輸了,嗯,打輸了當然什麽都不用說了。

到時候高方掌握的力量大為削弱,聲望急速暴跌,大理國怎麽樣還不知道,但對董氏,或者說對他董三廓肯定是大好事。

至於為什麽董三廓會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好像大理國存不存在他都無所謂,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高方掌握大權之後,董家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這高、董兩姓乃是白人大姓,本來就有爭鬥,昔日董伽羅得勢的時候,可沒少整治高家,現在高方掌權了,董家還想好過?

雖然為了維持大理國內白人占主導地位的場面,不至於下死手把董氏整翻,但把他董三廓整翻,還是可以的。

這個董三廓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了,繼續讓高家執政,董氏或許能存在,但他董三廓及子孫,不死也得脫層皮。

其二,就要從白人這個族群來源來說了。

雖然後世得出的結論還是白人與漢藏基本同源,是先秦氐羌的一支南下形成的洱海人和昆明蠻,可能還混合了一點古蜀人和僰人以及楚國人血脈。

但在此時,白人唯一承認的祖源,就是楚國貴族。

他們幾乎清一色稱自己是楚將滇王莊蹻的後人,或者是跟隨莊蹻入滇建立滇國的部署後人,還有膽子大臉皮厚的,敢自稱楚王室後裔。

在此時,你要是跟白人說他們是氐羌人的話,那絕對會被他們認為是侮辱,是要跟你開打不死不休的。

通行漢話,讀寫漢字,用漢姓,通習儒家,長相與漢人類似,這一切的特征,都讓白人在心裏認為他們與漢人的區別不大。

說實話吧,此時雲南的各族百姓中,除了白人以外,其余都有些黑。

哪怕就是後世咱們印象中有很多膚白貌美小美女的傣族,都有些黑,唯有白人皮膚白皙、長得跟周圍的土著,都不太一樣。

這種外貌上的差別,使白人產生了一種自信,他們鄙夷的稱其他喜穿黑衣,長相偏黑的部落為烏蠻、黑爨等。

而越與中原接觸,他們就越相信莊蹻王滇是真實存在的,祖先的傳說是真的,他們就是楚王室、楚貴族南遷的後裔,因為中原人跟他們一樣白皙又高大,看著就是一個族群的。

這也是在南詔國,漢人能做到清平官的高位,還能家族延綿掌握大權的重要原因,因為白人基本是把漢人當成同族的。

……

董氏兵營,密室中,此時的大理國,實際上還處於剛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階段。

國中的勢力跟姬周時期有點類似,國王只是共主,下面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部曲私兵。

而國家的武力,也是由禁軍和各家族部曲兵組成的。

董氏雖然被打壓,但族人近十萬,是白人中僅次於國王段氏和高氏的第三大家族,自然也擁有自己的地盤和部曲。

但,這才是董三廓擔心的所在。

董氏的存在,是對大權獨攬的高氏極大威脅,高氏不會允許董氏的存在。

但他們也吞不掉董氏,更不能對董氏大開殺戒,因為那樣會削弱白人在大理國內淩駕於諸族之上的地位。

所以高氏的族長,大理國的清平官高方就只有一個選擇,把董三廓弄死,然後再選一個願意屈服於高氏的董家人來當董氏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