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驅虎吞狼還是瞞天過海

張鉊曾說,這個時代,是一個極好的時代,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在這時間線,不是哪一家一國衰落了,而是全世界一起跟著衰落。以至於契丹這樣的武力,都要算是強權。

在這樣的時間點,誰先率先崛起,誰就可以輕松完成霸權。

同樣的,朝鮮半島上也沒逃過這個怪圈,他們目前已經衰落到整個半島上,再也找不出數萬甲兵,連昔日高句麗的國都平壤,都失去了防衛的地步。

平壤失去了防衛,也不是說平壤沒了城墻,而是平壤自身的防禦條件是很薄弱的,這一點有點類似於中原的開封。

兩座城市都是處於交通四通八達之地,周圍都是大平原,就算有少量山地,也不過就是個幾十米高而已,只能稱為丘陵。

不過平壤在某些程度上,比開封還是要好一點。

開封是完全沒有可以屏障它的山川和要塞,但平壤由於地處的平原並不算大,半島之地又多山,因此還是兩個半可以依靠的屏障。

一個是阻擊自海岸線來敵的宣州,也就是後世北朝鮮的宣川。另一個就是北面兩山相夾的安北府。

剩下的半個,則是安北府以南的安戍鎮,之所以是半個,乃是因為安戍鎮也就是後世北朝鮮安州的地利優勢,僅僅稍比平壤強一點而已。

此時的王氏高麗,實力還很弱小,人口才一百萬上下,豪族和國王之間也沒磨合完成。

因此平壤雖然掛著西京的名號,但其重要的防禦屏障宣州與安北府,守備力量都很不足。

而在歷史上,五十年後的遼國與高麗戰爭中,高麗平壤以北的防禦線就比較穩固了。

遼國雖然在第二次遼麗戰爭中攻陷了平壤,洗劫了開京。

但很快就因為孤軍深入而被朝鮮人四處襲擊,奮力打下這兩地的時候,受損也頗為嚴重,最後只能打了勝仗,也不得不忍氣吞聲。

可在此時,王氏高麗實力沒有恢復,宣州與安北府,幾乎就是被一鼓而下,整個平壤立刻就失去了防備,要是安戍鎮再被攻破的話,基本就無險可守了。

深受王昭信任的西京留守信康,在收到消息後極為驚恐,立刻派手下別將領兵三千,前往增援安戍鎮。

但別將剛出城不過二十余裏,前方就傳來戰報,遼軍已經攻陷了安戍鎮。

信康大驚,一面緊急向開京的朝廷求救,一面疏散整個大同江北岸的百姓,將帶不走的糧食、布匹燒掉,牛馬等牲畜全部殺死,河中的船只,全部鑿沉進江中。

但直到此刻,高麗上下,還是鬧不清楚來攻擊他們的,到底是契丹遼國,還是傳說的吐谷渾遼國,亦或者是中原大周。

四月十一,慕容信長親率大軍到達了平壤以北三十余裏處,開始派出軍隊渡過浿水(大同江)。

而在此時,平壤跟後世的北朝鮮平壤城,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北朝鮮的平壤城占地廣闊,大同江從城市中穿城而過。

但此時的平壤,離著大同江南岸還有十幾裏的樣子,占地也並不大。

而在大同江和平壤城之間,還有一條橫亙數十裏的土墻,土墻並不高,但也能阻擋騎兵快速穿過。

這就是新羅時期為了阻擋大唐騎兵快速突進,而修建的浿水長城。

當初修建的時候,防禦力其實是很不錯的,浿水長城的城墻距離大同江南岸很近,且是人為將河岸邊挖低後,將土運到此處修築的長城。

這使得敵軍就算渡過大同江,也會立刻遇到算上地基有五六米高的城墻。

加上河灘狹窄,軍隊展開不了,騎兵也奔跑不起來,此時只需要數十弓手,就能扼守一大截城墻阻敵。

但不管多麽管用的防禦設施,關鍵還是在人。

慕容信長五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不管是重甲步卒還是騎兵,都比昔日漢人少,靺鞨等族藩兵多的安東唐軍,戰鬥力要高得多。

且早在出發之前,慕容信長就預計好了高麗人會把大同江的船只鑿沉,因此早就攜帶了足夠的木料,直接在大同江邊造船就是。

四月二十,渡河的船只和建造浮橋的材料都已經備好,慕容信長命向訓督軍,做出要強渡的姿態。

自身則親率驍果衛兩千精兵及趙思綰千余乞活郎,走上遊十余裏處搭浮橋渡河,隨後順水直下。

高麗守軍雖然有所防備,但慕容信長麾下驍果衛士兵行動速度太快,等高麗西京留守信康調集西京守軍前來阻攔,慕容信長已經和一千四五百精兵渡過了大同江。

信康領五千馬步軍趕到,見慕容信長人少,且大多還未著甲,頓時大喜,立刻命麾下步軍往前,於山坡上居高臨下用弓箭攢射。

慕容信長目視趙思綰一眼,趙思綰立刻停下著甲,只戴了一頂鐵胄,便手持藤牌狂吼一聲,帶頭往高處猛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