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們都是忠臣啊(第3/4頁)

張昭聽完點了點頭,確實應該這樣,一是穩定人心,而是逐步施恩,兩次疊加,更能在百姓心中加深印象。

於是,張昭立刻對外宣布,免除河東、雲州等地二十七州今年秋的丁口銀。

之所以沒有一次性免三年,也還是考慮到公平和財政壓力。

不過就是這免一年的丁口銀,立刻就讓晉陽城歡聲雷動,張昭在遠離城區的晉陽宮,甚至都聽到了歡呼聲。

李昉出去後,郭榮、郭謹、王殷、劉詞、李韜等河東諸將被帶了進來,郭榮還有些不好意思,但張昭還是趕緊招手讓他過來。

“三郎,怎的如此生分了?快快過來!”

郭榮面露感動之色,走到張昭身前十余步處,猛然拜伏在地,泣不成聲。

“臣辜負陛下良多,也辜負了昔年的袍澤,滏陽城下還殺傷了大周兵將,雖九死不能贖其罪,實在無顏再見聖人。”

郭榮這可不是做戲,而是真情流露,在滏陽城時,外面的周軍喊殺聲震天,雙方多次在破損的滏陽南城短兵相接。

郭榮雖然沒有手軟,但心裏的負罪感一直非常重,此刻見到張昭,心裏幾乎都到了崩潰的境地。

張昭也長嘆一聲,“你郭榮聽聞母親病重,沒有貪戀高官厚祿和遠大前程,千裏趕回去是為孝。

滏陽城中力戰,沒有因為與朕的特殊關系就背叛劉知遠,是為忠。

此刻痛不欲生,乃是因為心中還有義。此等忠孝節義之臣,何稱無顏見朕?”

郭榮擡起頭來,淚流滿面的看著張昭,“不管如何忠孝,但臣總是殺害了百余昔日袍澤,實在難受的緊。”

張昭站起身來,將郭榮拉起來,“此非你郭榮一人之過,這是我們這些武人數百年自相殘殺的過錯。

國家的勇士,沒有死在開疆拓土與外敵死戰之中,多少豪傑,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裏。

朕立大周,復周禮,就是要讓咱們不再自相殘殺,而是能如大朝時,天下豪傑都為國戰!”

張昭這是說的真心話,自然也說的情深意切。

郭謹、劉詞、王殷、李韜等都拜伏在地上感慨萬千,郭謹尤其顯得極為感動。

“恨不能早識聖人胸懷,不然絕不會有今日之殤。”

張昭松開郭榮,對他說道:“你既然心中有愧,覺得難受,那就先回家歇息一段時間,聽聞你剛得了兒子,也好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歷史上郭榮在妻子劉氏被殺之前與劉氏育有兩子,與妾室育有一子。

不過現在還沒到郭威、郭榮全家被殺的951年,因此郭榮才剛剛得了長子柴宗誼。

不過郭榮搖了搖頭,對著張昭說道:“臣不去歇息,因為臣大人還在涉縣,臣想南下去勸說大人前來歸附。”

說道郭威,張昭也點了點頭,對著殿中的一票河東軍將問道:“郭威、白文珂、郭從義三人在涉縣攏兵一萬,至今未至晉陽請罪,是個什麽章程?他們是想幹什麽?諸位可知道?”

張昭本意是問郭榮,不過郭榮身後的郭謹突然上前對著張昭說道:“北平王既然駕崩,郭威等人身為臣屬,斷然沒有負隅頑抗之心。

臣以為,郭威、郭從義、白文珂三人不過是畏懼殺傷過大周兵將,不知道陛下要如何處置他們,故而收軍固守。

今陛下入了晉陽,對河東軍將士家屬秋毫無犯,若能赦免三人罪過,只需一信使,就能讓涉縣之軍卸甲歸降。”

郭謹理解了張昭的意思,他問郭威等人是個什麽章程,就是在問這些人是不是還有繼續頑抗之心。

主要也是因為歷史上郭威也是當了皇帝的,雖然他們早已窮途末路,但萬一郭威有別樣的心思呢?

不過在郭榮、郭謹等人看來,郭威除非是瘋了才敢如此,現在就涉縣那萬把人,家眷還全在晉陽,打死他們,他們都不敢反抗。

現在之所以沒來歸降,大概率就是怕張昭要報復河東武人,若是張昭入晉陽就縱兵劫掠,殺了他們的家眷,那麽三人肯定是要拼死反抗的。

但是現在,張昭入了晉陽秋毫無犯,他們的擔心就完全不存在,確實之需要一個信使就能招來的。

張昭笑著點點頭,對郭謹說道:“聽聞郭卿曾在滏陽為劉知遠服喪三日?”

郭謹噗通一聲就跪下了,“回稟聖人,臣是晉陽人,與北平王乃是同鄉,昔年都曾在後朝明廟皇帝麾下為將,又對臣有恩,理應服喪三日。”

張昭心裏很明白,現在全天下的人,漸漸摸到了他張昭的喜好,因此都想著法的要裝一裝忠臣,這樣就可以簡在帝心。

張昭不是很確定郭謹就是在裝,但這種事,論跡不論心,哪怕就是裝的忠臣,也是可以轉化為忠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