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忠誠、可汗與新契丹八部(第2/5頁)

張鉊當時聽完馬全節的事跡,都覺得極為可惜,此君去世時不過五十四歲,若是能如安審琦、高行周這樣長壽的話,才是鎮守河北的最佳人選啊!

而得益與馬全節的好名聲,河北土豪,特別是滄、瀛、漠、易等州的土豪,非常信任馬全節。

加上馬全節在十年前就任過三年滄州橫海軍節度使,契丹入中原後,又再任滄州橫海軍節度使,雖然他本人沒有上任,但長子、次子以及族人親信,都是提前過去了的。

大軍出征時,和凝特意建言過張鉊,說如果大軍到了滄州之後,馬全節長子馬思忠、次子馬思義沒有親自來投靠,那就一定要小心。

因為如果這兩兄弟投靠了契丹人,那麽高行周就不一定能掌控當地的局勢,大軍在滄州收到的情報,很可能摻了水分,甚至是完全作假的。

於是張鉊引中軍主力到達滄州東光白橋和南皮之間後。

哪怕按照情報,契丹大軍已經開始快速南下,雙方的先頭探馬就要觸碰到的關鍵時候,張鉊仍然命令大軍停下來修整一天。

因此張鉊此次突襲,對於契丹人是保密的,但是對於滄、瀛、莫的高層土豪們,並不是特別保密。

馬全節之子馬思忠、馬思義兄弟這樣的,一定會知道他大軍的位置。

張鉊冒險在這裏停一天,馬思忠、馬思義還不來拜見,就一定是投靠了契丹人。

那麽張鉊就要等待慕容信長去撒網追捕,確定契丹大軍的蹤跡。或者直接回頭,來個好馬偏吃回頭草,先打劉知遠。

慕容信長當然知道這事的重要性,但比起身為皇帝,必須要謹慎的張鉊來說,慕容信長更大膽也更自信。

因為純粹從軍事層面來說,滄州土豪並沒有那麽重要,不然的話,契丹人哪敢從幽州出發走滄州南下。

契丹人這麽安排,只能說明,滄州本地土豪實力有,但還沒到能硬抗大國之軍的地步。

所有慕容信長的安排很簡單,他親率主力繼續按照高行周獲得的情報,去搜尋契丹軍隊的蹤跡。

一面命令章西豹和高行周兒子高懷德一起,直接去‘說服’馬思忠兄弟。

這個方法是有用的,章西豹和高懷德剛出現在滄州城附近,馬思忠兄弟就帶著數十滄州本地土豪,出現在了張鉊的面前。

當然不是被章西豹和高懷德抓過來的,人家是先讓人通報,然後自己過來的。

馬思忠三十來歲,方面闊口,屬於那種非常正面的長相。

其弟馬思義二十三四歲,上長下短,非常符合此時的審美觀。

因為中國古人可不怎麽喜歡大長腿,通常以上長下短為貴人之相。

馬思義不但上身長,雙手更長,這可是用弩箭高手的標準身材。

馬思忠一見張鉊,立刻就拜倒在了塵土之中,口中嗚咽道。

“滄州百姓,深受北虜壓迫,自石氏出賣燕雲十六州後,苦難更重,今日終於撥的雲開見天日,等到陛下前來拯救了。”

張鉊臉色一肅,露出了幾分不忍之色,疾步走過去的同時,還長嘆一聲,好像深深為滄州百姓受的苦感同身受一般,他扶起馬思忠。

“家貧思賢妻,國難思良將。滄州百姓苦難,正是家中無賢妻,國家無良將所致。

朕提大兵到此,為解救百姓而來,但要打殺北虜,為我千萬枉死之靈復仇,奪回石氏出賣的燕雲十六州,還需天下人同舟共濟。

惜乎馬太師已然病逝,不然當為河北良將。”

拼演技嘛,誰不會似的。張鉊這番話,很明白的表達了只要馬氏兄弟和滄州土豪願意真心歸附,張鉊絕對可以重用,甚至托付一部分收復燕雲之事。

馬思忠大喜的擡起頭,不是為了張鉊口中的許諾,而是張鉊表現出來了極高的帝王水準。

演技,歷來就是帝王的法寶之一,一個連心懷天下,君臣相得都表演不好的君王,很難讓人相信他是一個英雄之主。

於是馬思忠再次拜伏了下去,因為他看出了張鉊的段位,是很高的,現在可以進行下一步的了拉扯了。

拜伏下去的馬思忠嚎啕大哭,“陛下……臣父並非是病逝的啊!臣父一生忠義節孝,把這四個字看的比性命還重,更常以這四字教導臣兄弟幾人。

當時契丹主以家人脅迫,要臣父親去東京拜見,臣父對臣說,上不能保家衛國,以致國都淪喪、天子受辱。下不能保護鄉梓,使北虜各處剽掠。

如今忠義無存,怎能還屈膝去拜虜主?是以不進飲食,不嘗湯藥,以身殉國了啊!

皇甫太師以身殉國海內皆知,天子贈常山郡王,謚忠湣。我父死於鄉間驛館,無人知曉,請聖人為家父做主。”

張鉊猛地看向了地上嚎哭的馬思忠,立刻意識到了地上這個馬思忠,絕對是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