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3頁)

“小子敢問郭公,如何才能不淪於胡塵?請郭公教我,某不想後世子孫變成胡人,某不想他們最後變成不識禮的放羊兒,連祖宗都記不得。”

“郡公自敦煌而來,又是於闐金國大聖天子之外甥,這兩地漢風濃厚,國力鼎盛,足以鎮撫四夷,郡公怎麽還如此說話?”

郭玄禮扶起來張昭後,極為感動又極為疑惑的問了句。

張昭也仔細的看了郭玄禮一眼,才確定這老小子真不是在說反話。

難道久居八剌沙袞的郭家人,還以為敦煌是以前張義潮和張淮深時代的那種輝煌鼎盛?

對比,張昭只能苦笑一聲。

“郭公有所不知,歸義軍早就大不如前了,如今我們困居瓜沙,西面是高昌回鶻,東面是甘州回鶻,南邊是沙州回鶻,雖然還能支撐,但可以預見的是,幾十年後必然胡化。

因為沙洲的唐兒男女老幼也不過就是七萬余到八萬人,若不加以扭轉,到某兒子這一輩,或許就該說胡話了。”

郭玄禮豁然明白了,他明白這個張二郎君為什麽要從敦煌來西域找他們了。

因為歸義軍的唐兒數量,已經下降到了一個極為危險的程度,向東據說甘州回鶻極為強大,單靠歸義軍肯定無法打通甘涼。

這張二郎君是想要集合西域所有唐兒的力量,重新回歸故國啊!

這麽一看,一股熱血從郭玄禮的內心噴湧而出,這也是他的夢想啊!

不過,老年人沒有年輕人那麽容易沖動,已經到了嘴邊的豪言壯語,又被郭玄禮給強行壓了下去。

夢想再寶貴,那也要吃飯,郭家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規模,雖然不富貴,但能保住命。

如果貿然跟這張二郎君走,搞不好最後的很大可能是倒在希望的道路上。

而繼續在此蝸居的話,雖然有可能家族也逐漸胡化,但也更有可能等到中原復興,天兵東來。

張昭沒有氣餒,只有一點點的小失望,人老成精啊!

他想把郭家全族帶走,雖然他知道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也根本不能指望中原,因為我大宋壓根就沒能力,可能也沒想過經營西域。

但是郭玄禮不知道啊!估計他認為,跟著自己東歸,可能還遠沒有就地等中原派兵來好一些。

想到這,張昭拿起了那本殘缺的千字文,因為別的他的不熟悉。

《五經正義》這種東西就是後世中文學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也不會去碰的,《兔園策》等幹脆就已經失傳,但《千字文》不一樣,這他太熟悉了。

“今日是與郭公初見,也未準備見面禮孝敬長輩,某就把這千字文補全吧!”

郭玄禮面上一喜,後世看來平平無奇,隨便一個搜索引擎就能找到,還帶著注釋和拼音的千字文,在這個時代的中原地區也算比較珍惜的,更別說在西域河中。

“那就有勞郡公了,自中原動亂,商路被阻,某多少年就想買點中原典籍,可要麽沒有,有也貴如黃金,若是郡公能替我們補全,也是大公德一件啊!”

“可有人能記述?”張昭轉身問道。

“某來,某來!”郭廣成趕跑了過來,手裏拿著一支慘不忍睹的毛筆。

這是用一根樹枝被掏空,然後不知道接上的什麽毛發。

墨則是黑漆漆的一團,不過品質不咋地,但看起來還是正規的模,想來西域松煙應該還是不錯的。

“郡公,這筆毛可是某的百日胎發制成,今日終於能派上大用場了!”

郭廣成滿臉的激動,在他看來,用自己的胎發續寫斷了上百年千字文,是一件極為有面子的事情。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張昭開始背誦了起來,這首千字文,是從小就會背誦的。

那時候他太姥爺還在世,老頭是個前清的童生,年紀輕輕就過了縣試。

不過沒等到考中秀才,大清朝就把科舉給停了,於是只能在鄉下當了個赤腳醫生順帶教幾個小童發蒙。

當年太姥爺在八九個重外孫、外孫女中,最喜歡的就是張昭,因為張昭願意跟著他背百家姓和千字文等。

幼年的張昭跟母親關系有些疏遠,但卻跟太姥爺和姥爺的關系特別好。

好在他穿越時這兩位已經去世好多年了,不然還不知道他們會傷心成什麽樣。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張昭繼續背誦著,不知道怎麽的,原本已經在他腦海中模糊了很多的後世畫面,突然間變得是那麽的清晰,幾點眼淚,很自然地從張昭的眼中滑落了下來。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