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

五姓是指當年安西節度使、節度副使、鎮守使的後人,有郭、李、楊、鄭、魯五個大姓。

三王家則指的是與安西軍一起固守的胡人王族,也就是疏勒裴家、龜茲白家、焉耆龍家、拔汗那薛家這四姓王族。

後來焉耆龍家人東遷去了肅州,於是就變成了三王家,當然他們不是安西軍全部,其中還有羅、蘇等小姓。

李七郎一席話說的郭廣勝啞口無言,因為郭廣勝有時候也在想這件事,其他四姓和三王家都是以他祖父為首領,大家被伏擊損失慘重,他祖父郭大郎自然要負最大的責任。

周圍的郭家人也沉默了起來,他們郭家現在雖然過得苦,但也還有兩千多人在。

周圍被他們用景教團結起來,聽他們郭家指揮的各部族,更是有六七千之多。

可是李家呢,李家受命斷後,幾乎都要絕嗣了。

“這都是過去的事了,你祖父受了誤會,那咱們就該把這誤會說清楚,心生怨懟那可不好。

你們有怨氣,那讓幾乎被族滅的李家人怎麽想?

當年五姓三王家親如兄弟,共抗吐蕃,互相扶持,祖先若知你們反目,九泉之下怎會安寧?”

張昭拿著李七郎的手,把他和鄭通帶到了郭廣勝面前,輕輕的勸解道。

不過氣氛任然有些尷尬,畢竟幾十年的誤會,不會因為張昭這幾句話就解開。

但張昭有辦法,既然暫時解不開誤會,那就先豎一個夠共同的敵人吧。

“郭大郎,難道你們不想知道六十年前是誰陷害了你們的祖先嗎?不想知道那個所謂的天使和伊西節度使到底是誰嗎?”

“二郎君已經查出是何人了?還請告知我等!”

郭廣勝當即了沖著拱了拱手,對啊!既然他們找上們來,還自己承認當年他祖父不是叛徒,必然是知道是誰了!

“此人就是高昌回鶻汗國的第一任大汗,今高昌回鶻烏母主可汗的四世祖仆固俊。”

郭廣勝一聽臉色頓時巨變,張昭則接著開始說道,“其實當年我祖張義潮公已經推翻吐蕃暴政,並打通甘涼與朝廷取得聯系了。

若是知道令祖父等尚在龜茲苦支撐,定然會親自率軍西進,可惜,雙方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不然安西局勢,必然會大不相同。”

張昭說著,幹脆把當年高昌回鶻建立者仆固俊為何要選擇伏擊龜茲安西軍等事情講了一遍,在場眾人無不咬牙切齒,扼腕嘆息。

龜茲的安西軍一直堅持到了840年才取消大唐安西軍的稱號,860年才確實守不住龜茲。

而張義潮沙州舉義是在848年,收復河西六郡也不過就是在863年就完成了。

雙方若是能知道彼此存在,甚至就是當時的唐廷稍微寬容一點歸義軍,情況就很可能完全不同。

而且,張昭又忍不住思維開始發散了,如果當年的歸義軍能與安西軍余部接洽上,那就很可能不會派仆固俊西征,而是派張議潮的女婿李明振或者索勛去。

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高昌回鶻,也不會有郭大郎被伏擊的事,畢竟李明振和索勛不是回鶻人,就算要割據,那也不會去害安西軍。

如果這兩地都在唐兒手中,加上李聖天的於闐國,西北之地很可能出現了一個以唐兒為主的超大號歸義軍。

要是有這麽個歸義軍,哪怕是聯盟存在,定難軍李家的西夏就很可能不會做大。

陸上絲綢之路或許在北宋還能發揮一定的作用,開封城就不用承擔那麽重的責任,歷史上的靖康之難等破事,也許就不會發生。

張昭在這思緒已經跑到天邊去了,那邊郭家人已經氣得面色通紅。

他們就像當初的鄭通和李七郎一樣,深深感覺到了一種被效忠的朝廷坑了一把的痛苦感。

而且這仇還沒法報,就以郭家現在這七八百丁壯的規模,想去找有接近七八萬帳,四十幾萬人口的高昌回鶻汗國報仇,無疑是癡人說夢。

“兄長何必憂慮,仆固俊人面獸心坑害我等,這並不是你們郭家一家的仇,而是我們五姓三王家,整個安西軍後裔所有人的大仇。

雖然高昌回鶻汗國頗為強盛,但蟻多還能咬死象呢,若是我們能團結起來,未必就沒有報仇的那一天。

何況還有張二郎君在,張二郎君乃是張義潮公血脈後人,於闐金國大聖天子親外甥。

如今已是於闐金國奉天郡公,破虜州刺史,麾下悍勇甲士數百。

破虜城下以兩三千步卒就大破布格拉汗薩克圖兩萬精騎,若有張二郎君相助,大事必成!”

還是惠通和尚鄭通會做人,他這一句兄長一喊,頓時就拉進了與郭大郎郭廣勝之間的距離,再適時的把張昭吹了一頓,立刻就讓在場的郭家人有種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