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封拜

宣政殿內, 王嶠的人頭血淋淋地呈現在一只方盒裏。正當眾人私下議論紛紛時,宮城北傳來一陣有序的擊鼓聲。通曉禮制的姜彌忽然臉色煞白,轉身對濮陽王元湛道:“大約是陛下聖駕已歸。”

隨後, 殿外有幾名宿衛入內稟報:“報告大王,先前禁中有宿衛傳信, 說皇後等人越殺巡邏宿衛, 往洛陽宮北門去了。”

此言一出,眾人神色各有不同。

姜彌嘆了一口氣走近濮陽王身前,見其神色消沉本想說句話安慰, 沒想到對方卻先開口。

“皇後這局謀劃可謂妙到毫巔啊。她若與我同朝,最多是與右衛將軍及吳太保平分秋色, 甚至還要不如。而皇帝孤立無援,唯有一死。如今皇後擁護陛下, 反倒是柳暗花明起來。”

華林園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他們現在這些人,不過是帶著面具的伶人, 自己在宣政殿演了一通,供人賞玩觀看。

此時殿內行台台臣江恒站了出來, 頗為不滿道:“恒有話想問大王、姜相。此次大王入宮, 究竟侍奉皇帝詔令,還是奉堂中某公言?”

這個問題可謂尖銳,直指本質。一場政變走到最後, 是要定性的。你們這群人在這裏和濮陽王眉來眼去,到最後制書一頒,一個跑不了都是反賊。

江恒這句話剛說完, 眾人的喧鬧聲便在殿中此起彼伏。

眼見事態就要控制不住, 姜彌這才站出一步道:“聖駕或已歸都,但生死卻未能知。我等俱為人臣, 皇後奉駕於北,我等更不能錯失臣節,理應前往宮門叩應。只是倉促而行,戍衛難備,人員上理應簡約。不知在座能孚眾望幾公,與我一道前往北門,以問今上安泰?”

姜彌這句話其實也是對江恒的話有所回應。以現在情況來看,皇後當然可能擁有制敕權,但如果皇帝本人已死,那麽局面就會變成皇後一黨與他們這些人一起爭奪未來的權柄。現在他們還掌握著濮陽王,去北門請見皇帝也是去探虛實。

如果皇帝確實已崩,一定會有諸多跡象,而且皇後肯定也會拿出自己的條件進行商談。如果皇帝還活著,他們仍不失為忠臣,可以借此機會暫請濮陽王監國。畢竟皇帝本人到現在還不出面,基本可以判斷其人已經喪失了對權力掌控的能力。濮陽王畢竟是皇帝血親,如果皇帝能對自己身體健康有一個判斷,就不會放任鼎器流入異姓之手。

“儉願與姜相同往。”王儉行出一步。

姜彌望向元湛,元湛也點點頭。無論皇帝生死,都是要與各方先達成一個共識,再逐步進取。王儉作為陳留王氏與皇後曾經的台臣,當然有資格上台發聲。

“不知江尚書可否撥冗一行?”姜彌特意向江恒拱了拱手。江恒有皇帝和皇後的雙料背景,也算是一種調和。“再請顧侍中一同前往。”顧承業師皇後的嫡系,必須要在場。此行面見到皇後與皇帝希望可謂渺茫,許多事情得先與顧承業達成共識。

經過一番討論,前往北門的除姜彌、王儉、江恒、顧承業外,還有兗州幾家身在高位者以及濮陽國郎中令等。

“咦?右衛將軍何在?”姜彌忽然警惕地環顧四周。

如今殿內宿衛是由濮陽王本人的貼身近侍負責,而殿外則由徐寧負責,如此關鍵時刻,徐寧不該沒有在場才是。

此時一名殿中衛道:“右衛將軍說有要務,方才已提前出殿了。”

姜彌皺了皺眉。

他之前隱而不提徐寧也是怕刺激到對方。雖然此時仍需要徐寧的力量來與皇後對抗,可一旦局面初步確定,徐寧一定是最先被清出局的。

正當姜彌一籌莫展時,只見有內侍匆匆登殿,雙手還托著一卷制敕詔令。感受到大殿內氣氛不佳,內侍只得硬著頭皮道:“陛下於華林園頒布詔令。授皇後都督從駕、殿、省、宮諸軍事、加錄尚書事、承制封拜。馮讓為右衛將軍,都督前鋒軍事。除太保吳淼司徒一職,復授丞相,都督宮北金墉、華林兩地軍事。”

宣完詔命後,滿堂寂然,針落可聞。

見眾人不語,內侍只好再輕輕試探問著:“此詔書是否還要由中書省加署?”

按理來說,正式詔命是要加中書印並由中書省簽名加署,不然也可以視為亂命。但問題是現在有誰敢真正開口說這是亂命?皇後這時候將詔書送到這裏,意思很明顯。承認詔命吧,承認了,皇帝不管是生是死,就還是皇帝,大家還能共享名分,不承認那就是翻臉了。

此時姜彌只覺得惡心的不能再惡心。偏偏徐寧這個時候走了,他們拿什麽表明自己承認詔命?口頭承認?徐寧這一走,只怕是早算到了皇後會拿著皇帝詔命來找他們,這是要逼著他們和帝後翻臉。畢竟一旦兩家達成協議,最先送死的也是他徐寧。此事一旦處理不當,徐寧便可以拉著濮陽王和整個兗州世族一起捆綁,再無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