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劫變

九月初三前夕, 洛陽各大寺院僧眾以及行台、中樞眾臣皆入宮參加禪修法會。然而這一日,靈巖禪院的秀安法師忽然由益州軍護送、彭廷尉陪同,抵達洛陽。

眼下, 所有的台臣都將入宮,前往宮城西千秋門附近的宣光殿, 而皇後則在宣光殿南的浮圖所, 由玄能法師、曇靜、曇攸等人主持持咒法會。此時的徐寧身著朝服,但朝服內著貼身細甲,腰左懸玉具, 已經做好了隨時應戰的準備。他時不時地打探著入宮朝臣的情況,行台和中樞都如約而至, 只是吳淼與王嶠二公至今未見。

秀安法師入洛並不在他的計劃中,然而其作為玄能法師的師兄, 又持益州刺史、北涼州刺史的親薦書,在此敏感的時節, 洛陽方面也絕對不敢怠慢。因此,千秋門附近很快便有一部分宿衛出宮迎接, 護送其入洛。

徐寧在殿前來回踱步, 內心思考著秀安入都的種種用意。突然禦道上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一名宿衛飛奔上前,情急道:“秀安法師才入洛都, 便遇賊人沖殺,遁入亂巷,洛陽令正在派人追查。此外彭廷尉也下落不明。”

“賊人沖殺?”徐寧一驚, 第一個反應是佛門法統之爭。

玄能法師作為親傳法嗣兼任沙門統, 意味著在佛教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而在這場皇家舉辦的一系列法會上,秀安身為玄能的師兄, 很有可能想要借此機會分走光輝。玄能、亦或是入玄能門下的曇靜、曇攸等人,必然不忿於秀安貿然入都。

再往第二層猜想,則是秀安出事完全是有人策劃,引導時流關注到玄能、曇靜與曇攸等人身上。

而彭耽書更是益州刺史的愛女,在洛陽出此惡事,那麽無論如何,有司都要介入審訊,不得不給益州方面一個交代。

不過具體原因徐寧也難以斷言,只能先傳令道:“命人前往浮圖所看一看,問問玄能等人知不知此事。再傳令浮圖所附近宿衛,封鎖法會場所,禁止任何人出入其中。”

待一名宿衛離開後,徐寧又囑咐左右親信:“再去看看太保和司空來沒來。”

今日變故突生,徐寧也只能以最謹慎的態度處理。誠然他與佛門有所合作,但他也不希望這些沙門之間的恩怨影響到他的後續計劃。徐寧整了整衣冠,旋即命麾下宿衛一道與他前往千秋門附近,引導眾臣入宮。

浮圖所近千秋門西遊園的淩雲台,有五層浮圖佇立其間。其去地五十丈,仙掌淩虛,鐸垂雲表,造工之美,堪比永寧寺。周圍也不乏講殿尼房,約有五百馀間。流瓦綺疏連亙,回廊戶牖相通,珍木香草年年歲歲繁盛非常,不可勝言。

講殿中,身為皇後的陸昭端坐與正中,坐塌四周則是四名護法僧人,或手托經書,或手持佛寶。曇攸則持法器立於陸昭身畔,周圍的博山爐中熏著檀香,整個講殿雲霧繚繞。而曇靜則手持一玲瓏剔透的蓮華盞,並持菩提葉,將盞中清水點點滴滴勻灑在陸昭周身。

隨後曇靜退下,在一片梵唄聲中,曇攸開始手執法器,移步蹈舞。其動作靈敏好似騰猿,幾次眼看將要跌倒在地,然而踝足騰挪之間,卻早已翻轉身體,跳起一尺,而後穩穩落地。

曇靜雖坐於席間,然而余光則警惕地掃視周圍。按照原定計劃,持咒驅邪中程,他們會制造一些不祥之兆,以此為借口,將皇後移至已經準備好的幽宮之中禁錮,只待皇後生產,把持皇嗣。只見他頷首示意,便有幾名僧侶悄悄從講殿中潛出。

千秋門處,大批時流正魚貫而入。然而此時忽然有人高呼:“快看那邊!”

眾人擡首望去,只見不遠處的浮圖所似有隱隱黑紅之光,在周圍殿宇的圍拱下,好似一尊寶鼎被濃重的黑煙繚繞。眾人見此異象紛紛驚呼起來,此時,徐寧安排的人也不乏加入討論。

“國鼎生黑煙,此為不祥之兆。”

“妖後戚族,竊位懷祿,苟進無恥,無匡救之益,而得列侯朝中,我早有此隱憂。”

此時,除了徐寧安排的人,千秋門附近也聚集著大量朝臣,這會都各自聚成一團,有的與人辯解,有的煽風點火,有的根本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徐寧則闊步向前,安撫眾人道:“浮圖所異變突生,妖風盈都,宮中恐有不穩,諸公請暫且隨我入殿,等待法師鎮壓妖佞。”說完,便招呼一眾宿衛,又拱手對眾人道,“不得不稍作冒犯,請見諒。”

吳淼和王嶠到現在仍未出現,徐寧已然警惕到了極點。再加上秀安出事,時流大半都關注著浮圖所的一舉一動,徐寧更加不敢讓此事拖延太久以至於消息泄露。因此不得不提前發動宿衛,將眾臣先行驅趕至宣光殿。驅趕的過程中,也難免發生肢體對抗,宿衛也毫不留情面,長矛鐵盾加身,架著眾人便往宣光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