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掮客

豫州交割後, 兗州刺史也迫於吳、王兩家的壓力,親自派人前往洛陽,請移新法於兗州。隨後, 行台亦派出官員與女官進駐兗州各郡,至此行台執政根系已深入三州。

然而大義上, 行台對皇帝率兵親臨仍抵抗艱難。盡管陳留王氏對於支持陸昭亮明了絕對的態度, 但象征天子的十三金環帶支持的廢立,仍然引出了一個廢誰立誰的問題?廢,毫無疑問, 是廢現今的皇帝。那麽立呢?

政治掮客們永遠都會有一個最精明的成本、風險與獲益的判定方式。如果皇後本人誕下男嗣,那麽大部分勢力最終都會認可這個結果, 參與的陳留王氏、吳家、彭家乃至於行台百官,都是獲利最大的人群。也無需用太大代價來撫平世道和執政內部的不滿。

而支持陸氏篡位, 甚至排不上第二順位。各家會從先帝諸子中擇一支以繼大統,頂多承認陸昭身為太後攝政以及陸家輔政的資格。而此時陸氏篡位, 或許支持者僅剩下吳、王、彭三支。風險誠然是巨大的,獲益卻未高出許多。

“替我書信一封, 讓鎮東將軍務必暫緩回都。”陸昭一邊囑咐滿兒, 一邊耐心挑揀著魚肉裏的小刺。

“可若如此,待陛下至洛陽,宮內恐有不虞。”龐滿兒不由得有些憂心, 自吳玥離開洛陽後,洛陽的防守雖有陸遺,但相較於元澈即將東進的數萬大軍, 仍是杯水車薪。

陸昭卻道:“洛陽宮內無妨, 只要司州與地方實力仍具,陛下便不會動我。倒是你與如璋, 如璋不日即將回長安探親,你可有為自己打算?”

龐滿兒先是一怔,而後隱隱含淚道:“皇後是打算把我們都從洛陽支開嗎?”

陸昭並沒有直接回答龐滿兒的問題,只是放下筷子,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先前祝悅曾寫信與我,希望你能常駐北鎮,如今看,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六鎮鎮將與祝家,都與你有一份人情在,憑此足以立世。”

龐滿兒也明白,如果未來局勢不利,皇帝很有可能針對行台進行清洗。最體面、風險最小的清洗方法是將皇後輕輕掛起,但對親密者按上罪名,血洗打擊。最有可能先下手的,就是她與韋如璋兩名執掌詔命的女侍中。如今畿內妖氛正熾,陸昭也是讓她徹底避開洛陽即將到來的血雨腥風。

龐滿兒聞言,深吸一口氣,道:“既要與皇後別離,心中還有一請,望皇後成全。請皇後收我為義妹,出嫁北鎮。”

“你不必以終身大事作犧牲,此事我……”

“皇後,臣女此去並非作一人之賭注,非作一家之犧牲。”龐滿兒跪叩道,“臣女知道,以皇後與祝家之仁義,是願真心庇護臣女,絕非索取,即便是在北鎮渡過余生,也絕無一句非言。然而事皇後者,非臣女一人。臣女幼失怙恃,與宮中姐妹為伴,早已親如家人。若使我一人生庇於遠境,而眾人受戮,即便生於此世又何以面於此世?”

“此番臣女請為陸氏宗脈,出嫁北鎮,則臣女一人地庇,如千人得庇,一人枉死,則北境萬人鳴不平。他日即便臣女碌碌歸來,也必能得見其余女兒自闖一片天地。”

陸昭聞言,從座位中起身,在霧汐的攙扶下,艱難跪於滿兒身前,在對方驚愕的目光中,鄭重道:“吾替吾家與眾女兒,謝此大恩。”

涉及宗族之事,陸昭連忙命人將滿兒生辰名字送至揚州,請傳譜牒,隨後又書信與祝家二老,請詢此時。隨後兩人又稍敘一回,龐滿兒便離開殿中。

陸昭望著滿兒遠去的背影,喃喃道:“可惜了。”

楚王殷評在七月便偶感風熱,雖然並非重症,然而子女繞膝的他早已不再年輕,再加上國內局勢動蕩,因此病情隨心情時好時壞,已拖了一月有余。所幸北面魏國長安與洛陽鬧得好不熱鬧,他這才得以喘息,悉心治療,如今病也有所好轉。

對於楚地世家大族們的種種動作,楚王殷評也無力幹預,唯一一點突破則是讓殷濟掌握兩營宮衛,以備不時之需。

傍晚時分,殷評在殿中獨坐,一名小侍另並兩個宮人前來道喜,夫人陳氏已誕下一子。殷評聞言後,臉上並沒有多少欣喜,沉吟稍許後,便道:“去帶世子過來。”

宮人前去傳召,不久後殷濟匆匆趕來,入殿後便膝行叩拜:“兒臣叩見父王。”

殷評慈祥一笑,招手示意殷濟近前來,看到這張英氣已具,且俊秀頗類其母的姿容,心中不乏慨嘆,凝眉道:“久來疏遠你母親,你母親進來可好?”

自陳念川殺蔡維庸後,身為楚王,殷評不得不在陳夫人處多多逗留。如今陳氏誕下一子,殷評日後也少不得多對蔡氏與兒子刻意冷落。

殷濟霎時紅了眼眶,道:“阿母體中尚安,只是思念父王。又日日自責,只覺母家不能為父王分憂解難。兒臣魯鈍庸劣,尚不能自立為大丈夫,以解父母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