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4頁)

但隨著雨勢增大,何似飛感覺自己小腿以下的地方幾乎全都濕了,涼颼颼的貼在身上。

即便是何似飛這種年紀不大又經常鍛煉的少年,都不免打了個噴嚏。

冷。

此時,號房區傳來搖鈴聲,緊接著是考生的聲音——“官爺,漏雨——我能換個號房嗎?”

士兵們在雨中走動的聲音不小,似乎在商量怎麽解決。

片刻後,那考生聲音裏多了幾分哀求:“官爺,我、我今年都三十有一,會試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只是想換個不漏雨的號房……油紙傘這麽撐著,萬一我一個不注意,把答卷打濕了該怎麽辦?”

考生態度謙恭又心酸,讓不少學子感統身受。就連何似飛也擡眸看了看這個前年新帝登基才把茅草改為瓦礫的房頂,隨後收回目光,準備繼續答卷。

就在此時,何似飛聽到那些士兵們說:“你暫時先打著傘答卷,我們這就給你房頂上補茅草,可能一盞茶功夫後就不漏水了。”

搬著梯子的士兵們一來一回,不過須臾的功夫,整片號房區域再次安靜了下來。

但這個安靜也沒持續多久,後續又傳來一些搖鈴聲和搬梯子走動的聲音,有些距離何似飛這兒很近,有些又距離挺遠,他幾乎聽不大真切。

起初何似飛寫詩時會被這聲音給打斷思路,後來便漸漸習慣,讓自己所有思緒沉浸在考卷上,答題進程並沒有被耽擱。

這場雨一直下著,中間可能停過片刻,但很快又接上了。

好在即使烏雲蓋頂,午間的時候天色也還算亮堂,何似飛吹滅了蠟燭,趕緊將自己的草稿檢查兩遍,謄抄上答卷。

他不知道這雨會不會下到明日傍晚收卷時,但他能肯定,即便是雨停了,只要不出太陽,周圍便會一直這麽潮濕……

這樣的環境下,答卷上的墨跡容易暈染。即便何似飛用得已經是市面上較為上等的墨條,這種情況還是不可避免。因此,便需要更多的時間晾幹答卷。

何似飛謄抄好後,又打了一份草稿,打算明日精簡一下再謄抄。

這會兒天色已經大暗,周圍撐著傘來回去如廁的學子不斷增多。

何似飛將自己放進火盆中的甘薯撈出來,打算煮些姜湯。這才會試第二日,他就因腿腳濕冷感覺體內似乎有寒氣,得趕緊預防風寒上身才是。

在煮姜湯過程中,何似飛借著火光檢查了一下自己答卷上墨跡的情況,見其沒有暈染,但紙張還是頗有些潮濕。於是,何似飛將紙張放在鍋子斜上方,借炭火的熱度將紙張稍微烤幹一點點。

——這個何似飛之前聽前輩們提起過,甚至之後自個兒還在家練習了一番。

畢竟一般潮濕的東西,若是在火上烤幹,紙張便會皺皺巴巴,看起來頗不美觀。

因此,才需要‘技巧’。

不可直接接觸明火,須得在炭盆上架了鍋子後,將紙張置放於自己掌心能感覺到些許熱度的位置,慢慢烘烤。

何似飛感覺前人的智慧當真是無窮的,就連這種細節都注意到並且想出了對策。

由於他為了省炭火,炭盆溫度不算高,姜湯煮得慢,何似飛烤完今日的答卷,又閑情逸致的烤了昨日的。

中途有考生撐傘走過何似飛的號房,隔著一層淅淅瀝瀝的雨幕,見昏暗的燈火下,這位雖然才十六歲,卻已經名聲頗高的少年坐在炭盆旁,垂眸拿著紙張,即便姿態中帶了一點點不經意,依然讓人移不開眼。

要不是時機不對,他們幾乎要當場與這位少年交換名帖,約定日後再一道參加文會。

何似飛將這兩日的答卷烤完,又把自己之前找士兵要的油紙傘撐開,將答卷一張一張卷在裏面,再將油紙傘虛虛合了一半。

油紙到底能防一些水,明日傍晚就要收卷,他可沒時間將這些再烤一遍了。

當夜,何似飛打水、如廁後,將剩下一半炭火放在炭盆裏,隨後將炭盆放在自己腳邊,再將油紙傘斜靠著放在墻角,安頓好一切後,才終於睡去。

至於為什麽要給三個時辰的晚上留一半炭火,那是因為夜晚溫度更低,身上這雙層單衣壓根就不夠禦寒。不把炭火燒得旺一些,若是被凍死,可能暫時都無人發現。

所以,一半炭火是白日接近六個時辰用,剩下一半是夜晚用。

何似飛此前對雨天並無多大感覺,雖然他不喜歡黏膩濕冷的感覺,但一旦下雨,他總能睡得更熟一些,而且起來後精神頭更不錯。

兩相抵消,導致他覺得雨天和晴天各有益處。

但何似飛忽視了一點,雨天助眠……那是得睡在柔軟的棉被窩裏,而不是硬邦邦的板子上。

這沒有絲毫溫度的板子幾乎加深了那種無處不在的黏膩濕冷感覺,讓何似飛覺得渾身都不對勁,即便是晚上吃了熱甘薯,還喝了姜湯,依然覺得自己身體狀態有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