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2頁)

這麽一想,何似飛感覺時間都緊迫起來。

他估摸著高成安與陳雲尚吃飯,應該不會很快回來,於是對身邊的陳竹說:“你先回去,我在街上再逛逛。”

何似飛想去書肆看看,之前在鎮上,他和爺爺倒是去過一趟書肆,不過那會兒何似飛的心不在念書上,便沒去翻看架子上的書籍,只是買了筆墨紙硯就走了。

陳竹不放心他一個人:“我跟你一起去吧,這是縣城,不比村子和鎮上,你才十二歲,萬一出個什麽事,高少爺一定很生氣。”

他這麽說,何似飛便無從反駁,他年紀小是不爭的事實,縱使他心裏一萬個不願意麻煩別人,這會兒還是得和陳竹一起去。

“你打算去哪兒啊,似飛?”陳竹雖然是哥兒,但到底有十五歲,身高比何似飛高了大半頭。跟在他身後,頗有點哥哥照顧弟弟的的模樣。

何似飛說:“我想去書肆看看。”

何似飛並沒有拐彎抹角,假使以後陳竹都會跟他一起行動的話,他現在藏著掖著也沒意思。

“書肆?”陳竹似乎想到了什麽,說,“我聽少爺說,你爺爺讓你來給高少爺當書童,其實還想讓你多認些字,日後回村好找個活計。”

何似飛“嗯”了一聲。

他覺得陳雲尚可真是……什麽都說,早上把陳竹的私事當炫耀資本在他和高成安面前說,現在又把他家的事告訴陳竹。

陳竹倒沒有察覺何似飛那突然微妙起來的心情,說:“我先前還以為你能去跟著少爺們在學堂念書,但今兒個看那些甲乙丙班的情況,裏面好像不準書童進入……我還擔憂了一會兒來著。”

何似飛也注意到了這點。

今兒個他們去陳夫子家,沒看到一個書童,不管是在屋內還是院子裏。估計陳夫子一旦開始教課,就讓書童們全都出去。不然這麽多學生,再來些書童,院子裏幾乎要走不開了。

陳夫子這樣要求合情合理,但何似飛想要‘旁聽’的念頭就得打消。何似飛基本上也並不指望高成安能教自己,畢竟高成安現在還沒考院試,正鉚著勁兒想要考中秀才,光耀門楣。不可能專門騰出時間教他。

那麽如何學習,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何似飛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他只能去書肆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先把四書五經都買回來,將這些書背過再說。

何似飛一想到背書,就聯系到上輩子看的《易經》,那可真是玄乎其玄的東西,老先生說他都吃不透這本書……

也對,老先生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

如果有人真的把《易經》學的無比透徹,那豈不是精通風水堪輿之術。別的不說,給人看個面相,算個風水應該不成問題——這是與後世科學相悖的存在。

到了書肆,小二見何似飛身上穿著細棉布做的衣服,還是迎了上去。書肆的書籍極貴,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費得起的。故此,小二一般會根據客人的穿著打扮、氣質風度來選擇是否接待。畢竟,大部分人都是來看看就走了的。

不過,現在書肆裏沒多少人,小二見何似飛身上的衣服雖然不是縣城流行的款式,而且看起來還有點大,可能是家裏人專門做大了一點,等他身量長些還能穿,但到底是二兩銀子一匹的細棉布做的。再加上何似飛身上帶著點從容不迫的氣度,小二便專門接待了他。

“小公子,您可是要買書?還是筆墨紙硯?”

何似飛說:“想看看啟蒙類的書。”

小二怔愣了一下,他看著何似飛已經過了孩童年紀,以為他早早啟蒙過了,沒想到居然來問啟蒙書籍。

但小二還是認真回答了:“啟蒙類型的書籍有《詩三百》、《三字經》等,其中《詩三百》二兩銀子,《三字經》八百文錢。如果小公子還要看其他的,這邊還有。這是縣學蘇舉人編寫的《幼童啟蒙》……”

何似飛面無表情,他兜裏總共只有爺爺奶奶這些年來攢下的五兩銀子。他還得靠這些銀子在縣城生活下去,自然不能全買了書。

何似飛靜靜聽小二說完,又問:“那四書五經全套得多少錢?”

這個小二就賣的多了,他說:“單本的價格都不一樣,總共只要二十六兩銀子。”

何似飛:“……”

他就說自家上河村的讀書人怎麽那麽少,現在倒是了解其中原因了——光是四書五經都這麽貴,再加上筆墨紙硯,請教先生,之後還有去縣城、府衙等考試的費用……

他們村子幾乎都是開荒的難民,自然沒這個錢供孩子讀書。

何似飛眼尾余光掃到在一旁抄書的穿著麻衣的青年,說:“小二哥,那如果我來書肆抄書,將四書五經抄回去,能便宜點嗎?”